從朴贊郁的《下女的誘惑》、羅泓軫的《哭聲》,到上週末上映後好評一波又一波的《屍速列車》,近期韓片似乎找到了新出口,創作出了不少具有國際高度的強作,並且在各大影展發光發熱。不過不同於《下女的誘惑》和《哭聲》這樣藝術氣息濃厚、影評分數高、實則和大眾有點距離的劇情電影,描述喪屍末日的《屍速列車》才真的讓台灣觀眾眼睛為之一亮,如今上映三天票房衝破億,更是贏得一面倒正評——不過,這部電影真的有這麼好看嗎?以下就《屍速列車》受歡迎的四大看點做分析,看它深得人心的關鍵在哪裡。
*本文含有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有通吃男女老幼的豐富元素
延伸自導演延相昊的動畫作品《起源:首爾車站》,《屍速列車》雖然沒有清楚交代病毒的爆發起源,卻以流利的敘事與優秀的角色刻畫深深吸引著觀眾;此外,若仔細剖析,會發現此片具備通吃各類型觀眾的元素:驚悚、淚水、親情、鬥智生存橋段等,讓人很難不喜歡這部電影。
不過即便多數國外影評皆肯定亞洲難得能推出如此具規模的上乘之作,也認為片中不浪費時間介紹人物、直接利用劇情讓觀眾認識角色這點實在優秀,但若以本片最多人在討論的人性刻劃而言,其實勸世意味的鑿痕仍舊太深,因此也有影評認為電影只有前 45 分鐘會讓人稍微期待故事發展,接下來有點刻意的溫情,反而讓電影走向越來越容易預測,剩下的劇情也難免淪為爽片套路了。
先推動畫的聰明行銷方針
《屍速列車》的前身其實是動畫片《起源:首爾車站》,因此片商有了一個特別的行銷策略——看準動畫調性很對奇幻類型愛好者的胃,在電影上映前就先讓動畫報名各大奇幻影展並紛紛入圍,於展映時引起高度注目,電影最後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奇幻影展奪下了 Silver Crow 獎,前傳有這樣的參獎紀錄背書,也難怪《屍速列車》於坎城登場時能這麼讓人驚艷。
不過回歸到電影身上,影評們對於這樣的操作方式也是評價兩極,有人認為導演將動畫劇本搬至真人電影,導致感情描繪部分稍嫌不自然,以神片形容是有點言過其實。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動畫製作出身的延相昊對於畫面異常講究,動用空拍機、打造 1:1 的真實車廂、並在韓國高鐵實景拍攝活屍,皆是其他亞洲國家目前為止未能達到的;另外,片中貼近亞洲社會的各層級人物描寫也容易引起共鳴。因此作為亞洲第一部能在國外影展一鳴驚人的大規模災難片,在同樣身為亞洲人的榮譽感使然下真的會想用力給這部電影鼓鼓掌。
亞洲喪屍版的霹靂舞就是新鮮
先不論電影公司為了訓練臨時演員們跳喪屍霹靂舞花了多少錢(?),看到如此大量、經過精緻化妝的亞洲喪屍大軍本來就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甚至本片的活屍逼真到就連男主角孔劉都會在喊卡後被嚇到,更分享自己在片場時遇到的糗事:「其實我是個很膽小的人,去遊樂園的時候,也會在鬼屋裡被嚇得動彈不得。在拍攝時,雖然知道那些喪屍都是靠化妝裝出來的,但還是很害怕;有一次臨時演員沒聽到導演喊 cut,所以還繼續演,看到他們殺過來,我真的被嚇壞了。」
《屍速列車》幕後花絮
密閉式空間內的生存遊戲讓人目不轉睛
《屍速列車》最大的噱頭,即是全片大多場景皆發生在充滿壓迫感的密閉車廂中,雖然只是將常見的大戰殭屍戲碼換個場景,卻也能詮釋出相當獨特的味道。在列車前往釜山的同時,角色們還需要利用車內狹小的廁所、行李置物架、車廂一節一節的特色死裡逃生,破關式地衝破節節喪屍漫步的列車內部到達安全車廂確實也別具新意。
雖說抱有要看一部「不因循守舊、標新立異喪屍末日片」的期待觀賞本片,你可能會大大地失望,不過就爽度而言它已經是無可挑惕;若你不排斥殭屍、想看長腿歐巴(不脫也很賞心悅目的孔劉)、或是週末想被暖一下,結合愛與親情與正義的《屍速列車》的確是非常棒的選擇。若擔心逼真血漿太過重口味不適合你,卻又好想看看大家到底在瘋什麼,或許接下來 10 月 13 日在台中國際動畫影展首映的正宗前傳動畫《起源:首爾車站》(10 月 21 日全台上映),會更和你的胃。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