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科洛弗 10 號地窖》:衝突類型的驚喜混搭

0
10-Cloverfield-Lane

幽閉恐懼與女主角吃重的戲份正是《科洛弗 10 號地窖》的決勝武器。

宛如《不存在的房間》遇上《歷劫重生》(或許再加上一點點《世界大戰》與《深入絕地》), JJ 亞伯拉罕監製、丹雀柏格( Dan Trachtenberg )執導的《科洛弗 10 號地窖》試圖在心理驚悚與動作科幻兩個類型間,尋找某種直白純粹的老派小成本樂趣,雖不能說結合得天衣無縫,但靠著完美選角、強烈氣氛與技術上的巧思,仍不失為一次緊張刺激的密室攻防戰。

作為導演丹雀柏格第一部長片,《科洛弗 10 號地窖》打從片頭便設定了明確且實際的風格,以拍攝一部犀利古典的驚悚電影為終極目標,也確實在多數時候表現得可圈可點。《科洛弗 10 號地窖》描繪一名輕熟女意外受困於設施齊備的避難所內,被迫面對內在與外顯的危機四伏,從頭到尾僅環繞在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約翰古德曼,以及小約翰加拉赫三名演員身上。影片聚焦在探索單一場景的不同角落,但靠著演員的傑出表現,加上與角色的完美契合,不費吹灰之力便讓觀眾進入角色狹小幽閉的世界,一同經歷過程中的信任、猜疑與傷害。

全螢幕擷取-2016215-下午-024845-001

這真的不是《咒怨》⋯⋯

不得不說,雖然劇本並非以深度或訊息取勝,但包含《進擊的鼓手》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在內的編劇團隊,深諳驚悚片引人入勝之道,讓《科洛弗 10 號地窖》的緊繃感一直處於讓觀眾喘不過氣的崩潰邊緣,再適時加入基本的角色刻畫與背景故事,使得影片雖仍是個靠情節推動的類型故事,但也把類型元素玩得精彩漂亮,數量有限的角色也不至稀釋敘事厚度,同時又能呈顯角色灰暗與脆弱的一面,已稱得上難能可貴。

初執導演筒的雀柏格在掌握氣氛上也絲毫不見羞澀,廣泛運用的特寫鏡頭加深電影無所不在的壓迫感,古德曼的每一點偏執與病態(或其實是擇善固執且關懷),以及文斯蒂德雲霄飛車般的心路歷程皆無所遁形。緊湊節奏與剛好超過一百分鐘的片長,也讓劇本草率帶過的漏洞與自相矛盾的邏輯不至於影響觀影樂趣,交出一部恰如其分的亮眼類型成績單。

2016-01-15-153312-36

所以之後要推出《科洛弗》電影宇宙了嗎?

不過,當電影進入後四分之一,電影類型突如其來的轉換也讓觀眾不免有些錯愕,享受之餘很難不感受到混搭下的錯亂感。必須說,喜歡本片與否的關鍵因素,取決於你是否能接受電影結尾的關鍵轉折,讓電影比起本篇開頭提及的作品更像是文斯蒂德曾參與演出的《極地詭變》( The Thing ),雖說文斯蒂德演起動作女英雄毫不費力,仍不免有種為與《科洛弗檔案》做出連結而刻意為之的突兀,可惜了前半段所營造的濃烈氣氛。

但在這數大便是美的時代,能有如此一部強調小格局、小成本,以封閉框架與頂尖演出陣容取勝的驚悚動作片,依舊是一次讓人又驚又喜的觀影饗宴,秘密拍攝更加深那份驚喜所帶來的刺激,不可預料感成為電影以外《科洛弗 10 號地窖》勝出的關鍵。本片或許不是什麼傳世之作,丹雀柏格也不見得能成為《科洛弗檔案》導演馬特里夫斯一般的頂級天才,但這一切都無損《科洛弗 10 號地窖》讓人享受的純粹快感,至於能享受到何種程度,就看觀眾個人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