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an Shan
台灣影視議題持續發燒,在金鐘50 頒獎典禮之後討論未歇,從中我們也看到某個現象:演藝圈與電視產業互相現身「正名」,從藝人的努力、產業的不景氣到大家不願放棄的堅定。然而,最近《康熙來了》主持人請辭,彷彿替熱鬧了一陣子的綜藝討論,下了一道冷棋,在這場喧騰的背後,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創作者的思想」決定了內容的價值,而思想是否純粹,是內容存續與否的關鍵。
何謂創作者?他可以是電視台、製作人、藝人,也可以是觀眾。如果台灣綜藝節目最輝煌是這 20 年,將時間脈絡攤開來看,其實創作者的角色已然質變。在商業體制的操作下,太多是打著觀眾名義、堆積數字,背後是各種計算,其原始的思想純粹性早已混濁不堪。
筆者早期曾在華視與當時收視第一的《Power 星期天》並肩作戰,也曾與得過金鐘獎的《天才衝衝衝》製作團隊長期構思笑點,當時的創作者是一群人,無論製作人、主持人或其他參與者,大家的初衷都很良善,懷抱著的是單純實現夢想的念頭,我們不斷從生活中有趣的故事裡找創意找想法,沒日沒夜的對話討論,內容貼近真實而有趣,當然也絕不低俗!
▲ 《天才衝衝衝》是華視頻道每週六晚間十點、以玩遊戲為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徐乃麟和曾國城曾於 2014年,拿下第 49 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那何謂低俗?打開目前線上尺度最開的綜藝節目,有著以全裸聯誼號稱回歸最自然,甚至用「聖經」的遮羞觀點,來替一切的不合理下合理的定義。這一切令曾身為綜藝製作一員的我,感到羞恥。而其思想的混濁度,正是台灣綜藝節目為何淪喪的原因。
看看全世界,攤開最近新聞媒體報導,從阿里巴巴收購優酷土豆,或是 BAT 中國互聯網三巨頭各自有了自己的視頻網等消息,到 Netflix 暨宣布首部原創電影《無境之獸》(Beasts of No Nation)將於美國時間 16 日上映,同步在 Netflix 和美國部分戲院播出,顛覆舊有電影通常會在院線、影展首映的形式。而台灣只關心康熙主持人出走的消息。
當台灣與全世界已因為數位匯流而能同步接軌,在這樣一個觀眾就能決定市場的時代,如果連身為影視音產業製作的我們,都還不自省、如果連僅剩的「國際文化發言權」都不在乎,身為創作者的我們,還能在乎什麼?
也許現有創作者會說,因為商業利益、因為廣告計算、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收視率!其實若以單純內容製作來看,在美國,即使 OTT 再普及,像《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fe)這樣的節目影響力,還是高居第一,在網路上釋放的短版影片,也讓大家意猶未盡,既是因為內容經典、也符合時下潮流。
▲ 美國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由一系列諷刺惡搞當下政治和文化的喜劇小品組成,節目影響力在美國高居第一。節目也常直接和明星合作,惡搞明星與他們的作品。本片段即是情已逝(?)的蜘蛛人情侶檔安德魯加菲和艾瑪史東,兩人一塊上節目惡搞自己。
在學界,像是哈佛大學的開放式課程《正義:一場思辯之旅》,從 2011 年播出到現在,依然存在每個知識頂端學者討論間,彷彿這種必看且喜歡的思想性節目,才是令人意猶未盡的好節目,這一切就是文化傳播力,也是創作者思想的核心指標。
其實,台灣在華文世界絕對是有能力消費視頻的文化主力,也是華人地區思想限制最自由的地方,創意、想像力與幻想空間都無限大,不應只低頭苦幹、抱怨環境有多困難,而是要重回觀眾的視角來檢視創作的核心。再不趕快,等到全世界各國的訊息匯流平台都相繼在台灣開展業務,市場漸趨成熟後,思想這件事,就等著被吞噬吧!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