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指針錯亂了的時鐘,張開電影眼的颱風。──六○年代經典修復《颱風》
繼台語片六十週年修復辛奇《危險的青春》與林摶秋《六個嫌疑犯》之現代派電影後;繼二○一六年TIDF重探《劇場》雜誌前衛性而意外發現的陳耀圻紀錄片《上山》、牟敦芾「成為禽獸導演之前」就令人咋舌稱奇的《跑道終點》與《不敢跟你講》、以及邱剛健實驗短片《疏離》後,潘壘的文藝片《颱風》適時現身,可說是一場滂沱及時雨,補足了「改寫/重寫六○年代臺灣電影史」的計劃架構。電影學者有得忙了。
繼台語片六十週年修復辛奇《危險的青春》與林摶秋《六個嫌疑犯》之現代派電影後;繼二○一六年TIDF重探《劇場》雜誌前衛性而意外發現的陳耀圻紀錄片《上山》、牟敦芾「成為禽獸導演之前」就令人咋舌稱奇的《跑道終點》與《不敢跟你講》、以及邱剛健實驗短片《疏離》後,潘壘的文藝片《颱風》適時現身,可說是一場滂沱及時雨,補足了「改寫/重寫六○年代臺灣電影史」的計劃架構。電影學者有得忙了。
到底該怎麼看《露西》呢?簡單講,《露西》這片是「開頭與結尾很玄,中間則是完整的爽片」,所以我的看法是,你必須把《露西》當做盧貝松本人的投射,或許就不難找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