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劇透影評/《模仿遊戲》:總是那個意想不到的人,成就了意想不到的事

1

Alan_Turing_Aged_16文/Hemacrimson

艾倫圖靈(Alan Turing),英國數學家,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二次大戰時大幅改良波蘭人的「Bombe」解碼器,協助英國軍方破解德國的情報密碼系統 「Enigma」,讓二次大戰提早至少兩年結束。他亦是最早提出「電腦」概念的人,是為現代電腦科學之父,網頁常見的驗證碼,即是「圖靈測試」(Turing test)的反向運用。

他曾與同事 Joan Clarke 訂婚,但最終解除婚約。圖靈因同志性向被逮捕起訴,選擇用注射一年的合成女性賀爾蒙進行化學去勢代替入獄服刑,以能繼續進行研究工作,兩年後,圖靈在家中死於氰化物中毒,遺體旁吃了一半的蘋果並未化驗,享年41歲,直到近一甲子後,方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特赦除罪。

◎康柏拜區與圖靈的共通點:讓世界疑惑

2010年7月25日晚上,《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一台(BBC one)開播,男主角班尼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一夕成了到超市肉品櫃買雞肉會被店員認出來的當紅炸子雞。那天起,康柏拜區踏上了全世界演員夢寐以求、同時痛恨非常的瘋狂旅程:各式各樣夢幻工作自動循線上門、消失在世界盡頭的個人隱私、比照情報員對工作內容保密封口、一舉一動全被用共軛焦顯微鏡放大廣播供全世界檢視,這些條件彼此配套捆綁、難以切割。幾年來,康柏拜區的人氣一年高過一年,極度滿檔的工作行程至今沒有轉速調慢的跡象,2013與2014年上檔與參與的作品更是多到他自己恐怕都會搞混。

雖然多產,但康柏拜區獨挑大樑的電影作品至今屈指可數,除了2013年的《危機解密》(The Fifth Estate),就是 2014年的以艾倫圖靈生平為藍本的《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好萊塢對這個席捲全球的英國人充滿複雜的情緒,既期待一個巨星的誕生,又疑惑他的爆棚人氣為何無法直接轉換成電影收益?康柏拜區第一部擔綱的大螢幕作品《危機解密》是夢工廠的大製作,卻也是 2013 年美國票房最大的滑鐵盧,在那之後,關於他的各種各樣貶抑、困惑、與懷疑的報導,和他被狗仔跟拍的照片一樣,在美國媒體沒有間斷過。

康柏拜區因《模仿遊戲》獲奧斯卡男主角提名。

也因此,《模仿遊戲》上映前各方多半持保留態度。《模仿遊戲》在2013年底殺青,溫斯坦影業(The Weinstein Company)2014年2月在柏林影展上砸下七百萬美金買進北美版權,這筆交易多少讓《模仿遊戲》在美國引起了一些注意。溫斯坦影業的負責人之一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是個電影狂熱症患者,對待屬下如同惡魔,除了快狠準的選片眼,溫斯坦最大的專長是精確參透美國演藝學院會員的口味與習性,用各式暴力宣傳手段讓手頭上的電影抱回小金人,能把《大藝術家》(The Great Artist)和《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送上奧斯卡最佳影片寶座的操盤手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同心斷金、限量上映,聰明的宣傳手法

《模仿遊戲》在美國影評人間的耳語則是從2014年夏末開始流出,「《模仿遊戲》明明就是同志電影,片商卻一直強調這部片跟圖靈的性向無關,這部片去掉同志情,哪裡還有什麼可看的?完全違背觀眾的期待嘛。」「班尼迪克・康柏拜區再次重複自己,演出一個『沒有人性的天才』,還是個二戰時的數學家⋯⋯前一部片的教訓還不夠嗎?」類似的評論一再換句話說反覆出現,美國記者們對康柏拜區特別苛刻嗎?不,他們只是誠實反應美國大眾最可能的想法而已。

《模仿遊戲》2014年9月在為影展季拉開序幕的美國科羅拉多州特柳賴德影展(Telluride Film Festival)首度公開放映,接著在多倫多影展(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拿下最大獎項「觀眾票選獎」,正面好評湧現,康柏拜區的表演引起廣大的迴響,更重要的是,無論對導演的手法、劇本的鋪陳、歷史的呈現是支持或針砭,圖靈與故事本身開始引起討論,報導不再只聚焦於康柏拜區精湛的演技與圖靈的性向,後續密集且全體同心斷金的宣傳,讓《模仿遊戲》在美國媒體大量曝光。編劇格雷厄姆摩爾(Graham Moore,甫由此片拿下奧斯卡小金人)出席了重點城市的首映會,適時登板救援需要深度背景知識的提問;出身挪威的導演摩頓堤敦(Morten Tyldum) 幾乎全勤出席宣傳,不厭其煩地用傳教士般溫柔又誠懇堅定的語氣,反覆暢談電影的核心價值,他維護演員、挺身回答尖銳問題的態度,更協助演員們在宣傳裡快速成長。加上這幾年在歐美逐漸蔚為風潮的30分鐘到一小時長訪問,正適合需要深度宣傳的電影,電影去年11月底在美國上映前,主要媒體上已經滿是相關報導。

《模仿遊戲》在美國採用「限量上映」的策略,希望先在美國六大城市賣出口碑,再順勢推向全美,一方面利用口耳相傳,二方面是損益控制。李安過去幾部片在美國也使用同樣的模式。《模仿遊戲》第一週在洛杉磯與紐約市共四家戲院放映,第二週擴增為八家戲院,第三週靠著二十五家戲院站上排行榜第十四名,一步一腳印累積起口碑與好票房。

THE IMITATION GAME

◎意想不到的人,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電影的主線是家中被闖空門的圖靈遭上門調查的警察懷疑是俄國間諜,警方隨後以圖靈的同志性向為藉口而逮捕他,圖靈在偵訊時,則自述他必須終生保密的二戰密碼破解工作。

maxresdefault

電影中的少年圖靈(右)與摯友Marcom,少年圖靈的神韻與圖靈本人或康柏拜區都十分神似。

密碼這一行是資工系與數學系的天下,大內高手則多是數學背景出身,製定編碼方法,需要縝密純淨且心無旁騖的思考,定義不夠明確就有造成無解或漏洞的可能,是以,聰明絕頂、情感接收困難、執著不分心的圖靈再適合這行不過。導演讓生活在寄宿學校的小圖靈,與成年後為英國政府工作的圖靈交錯出現,隨著解碼過程的推展,同時領著觀眾回顧圖靈是如何長成一個情感接收天線失靈、無法解讀日常對話、對解碼無比執著的數學宅。歐美的校園暴力比起台灣猶有過之而無不及,體育不好的書呆子、弱小的孩子、外表或個性不同的孩子很容易就被霸凌陰影籠罩,更不用說一個蒼白口吃又瘦小、有輕微強迫症、又因無法理解言語隱喻而顯得白目的聰明小孩,會是個多麼顯而易見的霸凌標的。

不止是同學的各種捉弄欺侮,連圖靈的母親都稱他是「異類(odd duck)」。在圖靈蒼白的住宿學校生活裡,唯一溫暖是同伴克里斯托福莫康(Christopher Morcom)但圖靈還沒來得及弄清楚那種讓他有不同期待的情感是什麼,他生命裡的第一道光就被天主收回,永遠離開他的生命。瓊克拉克(Joan Clarke)是圖靈生命裡的第二道光,為了留下這個朋友在身邊,圖靈心甘情願、毫無猶豫地違背性向挺身向前,到頭來卻又不得不強迫自己鬆手放掉生命裡少數的快樂⋯⋯人生數十寒暑,君以為又有多少快樂可以隨手拋?

tig_025_ig_03405r_lg.0

成年後的圖靈與瓊克拉克(綺拉奈特莉飾)

成年的圖靈幾乎沒有朋友,男同志在現在要找穩定的伴侶都不甚容易,更不用提生活在法律明定同志是猥褻罪時代的圖靈,圖靈對語言與情感的理解困難和輕微口吃,無疑是雪上加霜,連霍金都在他輕薄精簡的自傳裡提到:若無法清楚地以言語表達,人們就會當你是智能不足的笨蛋。被迫把自己鎖在衣櫃裡已經很沈重、從事的又是不可說的工作、個性與表達更讓他完全無法融入團體,圖靈雖沒有生理上的殘疾,但生命裡沈重的又何止肉體上的磨難而已。

康柏拜區擅長挖掘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是歐美影史上少見適合詮釋「情感表達特殊的天才」的演員,從霍金、梵谷、夏洛克、到圖靈,康柏拜區演繹下的天才,除了眾所週知的過人的才華與聰慧的腦袋,更和你我一樣為生活裡的挑戰與瑣事奔忙,同樣經歷歡喜悲傷。這個三十八歲演員不可思議地保有清澈到讓人心痛的眸色和表情,每一次圖靈下定決心要抓緊或放開手裡的生命線,康柏拜區混合著期待、渴望、決心、擔心與逞強的神情,讓人視線模糊也不想看清楚。(不過,可以麻煩康柏拜區把圖靈看著機器的神情,依樣畫葫蘆用在對戲的女演員身上嗎?這樣他老是嚷嚷著想接演浪漫喜劇的奢望就有一線曙光了。)

導演堤敦不厭其煩地在每個可以發聲的場合裡強調,《模仿遊戲》想傳達的是:眼下的世界,是在歷史的洪流裡長時間每個默默無聲的圖靈替我們搶下來的,他的緘默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力量,提敦說:「有時候,正是那個最意想不到的人,成就了意想不到的事。」(這同時也是電影中的關鍵台詞)或正如有人如此評論此片:「這是一部無論圖靈的性向為何都不是重點的電影⋯⋯電影沒有拍得高潮迭起,但它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是一個重要、需要被說出來讓世界知道的故事。」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