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四+電影+數位修復,這幾個單字加起來應該足夠讓你的眼睛為之一亮。
1964年李察賴斯(Richard Lester)執導的披頭四仿紀錄片《一夜狂歡》於今年(2014年)滿50週年,並且已完成高畫質數位修復,七月4-17日會在紐約電影論壇進行播映。披頭四被公認為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由約翰·藍儂、保羅·麥卡尼、喬治·哈里森和林哥·史達組成,成立於英國,1962年發行第一首主打歌〈Love Me Do〉,1960年代在英國掀起旋風,1964年迅速爭霸全美,引發披頭四狂熱(Beatlemania)。
披頭四崛起於戰後嬰兒潮逐漸成長為青少年的年代,物質基礎穩定的狀況下,這群青年開始希望逃離文化布爾喬亞中產的世界,並開始主張反戰、反歧視、反政府。1960年至1970年代,也是流行音樂首次以大眾文化形式用在政治用途,1960年代後期,俄國青年大多認為,披頭四代表無政府主義與集體主義,並為此瘋狂。
其實披頭四初期並未有明顯政治意識形態,卻重新塑造了年輕人的社會形象,他們以深具特色的蘑菇頭,配上有趣、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歌曲風格,帶點搞怪卻不至叛逆的形象,讓所有青少年、少女為之瘋狂。
另外,當時青少年、少女因為萌生反抗意識,少女們知道結婚後代表與青春的決裂,迷戀披頭四能算是抵達終點前的最後瘋狂,藉此滿足心中的叛逆因子,某方面也解放了女性的角色。
披頭四在多重因素下於1970年正式宣布解散,開始各自單飛事業,因為遺憾更添傳奇色彩,於是紀錄、討論、研究他們的書籍、電影從不曾間斷。
CC BY-ND 2.0 Kerem Tapani Gültekin
與披頭四相關的電影不計其數,包括:《求救》(1964)、《Let It Be》(1970)、《黃色潛水艇》(1986)、《約翰藍儂:紐約城瞬間》(2013)、《搖滾天空:約翰藍儂少年時代》(2010)等。
《一夜狂歡》是一部仿紀錄片,由披頭四成員擔任演員,被評為披頭四相關電影中的最佳作品,其兼具形式和內容,透過後設、奇幻、趣味的蒙太奇手法,將披頭四的故事虛實交錯呈現,並將四人刻劃為生命共同體,讓觀眾同時欣賞電影形式、歌曲,也得到故事性的滿足,片中披頭四奔跑的畫面也深刻烙印為時代對他們的印象。
台灣方面則有2002年紀錄交工樂隊的《縣道184之東》,及2013年五月天的《現場·戰場·夢工廠》(註一),較少有以樂團為主角的紀錄或劇情片,在電影內爆的現代社會,所有媒體形式互相交錯已經不足為奇,或許這是一塊值得觀察的領域。
註一:補充其他樂團紀錄片名單:《爛頭殼》、《瑞明樂隊》、《海洋熱》、《海棠、馬沙與珊瑚》、《16天》,感謝專家指點。
參考資料:
Blouin Artinfo,〈Why “A Hard Day’s Night” Is Still the Best Pop Music Movie Ever Made〉
Beatlemania,《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
Bennett,《六零年代搖滾、政治與反文化》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