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重擊」向本屆金馬獎提出採訪申請,不過因為不明原因被拒,但因為還是有一點點關係,最終編輯檯方面還是取得採訪證與入場券,採訪證交給實習編輯到後台拍攝一些花絮,入場券則由我代表在現場從頭看到尾。(除了第四段節目後來透過 YouTube 補看),因為當時想把前面寫的一些感想上傳臉書,但館內訊號實在太差,所以在第四段節目時,去現場外試試手氣,勉強傳了些文字訊息出去(照片還是擠到傳不上去):
「金馬奬頒獎典禮快要開始,典禮前宣佈不要照相、攝影其實很多餘,現在許多演唱會都不限制,歌手甚至還會和台下歌迷們的手機群互動,相較於金曲獎鼓勵大家拍照、打卡、上傳,金馬似乎是落伍了!其實真該提供的,是臨時基地台或是WiFi,訊號塞車太嚴重了。」
這是我開場前就拍的全景照,加上要說的話,但到了9:46晚了兩個多小時才順利上傳,資訊擴散如此緩慢,其實是目前許多大型活動的通病,如果把訊號暢通列為類似活動的基本佈建,我想才稱得上真的進入行動通訊的時代吧!
但我更想以平靜的心情探討這次金馬獎頒獎典禮之後,幾個應該被探討的問題。
先談金馬獎本身,首先我要譴責台中市長胡志強選前爆料,用金馬不去台中為選舉加添被迫害的調味料,不要說金馬,也請所有政治人物、地方首長放過金鐘和金曲,不要再搞巡迴各地主辦的梗了,全世界沒這樣搞的。台灣影視音這三金,四處巡迴其實非常浪費預算,也會提高製作的複雜與困難,對地方更不會帶來實質的資源累積與好處,最多就是讓政治人物和一堆明星在某一年同台開心一下,一般市井小民還是只能看轉播,這種為政治服務的無聊遊戲就到此為止吧。
談金馬,其實不能不政治,這裡的政治無關兩岸,畢竟金馬獎後有關中國與台灣的口水和墨水已經太多,也不會有結論或共識,就產業現實而言,台灣總歸必須想辦法與「中國」旗鼓相當地共舞,同時找到「solo」與出頭的空間,但最重要是金馬獎本身的定位要先搞清楚,才有助於頒獎典禮未來的發展。
◎金馬獎到底該是什麼樣的獎?
每個影迷、每個觀眾都可以問問自己,對你我而言金馬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獎?是台灣的奧斯卡金像獎?還是金熊、金獅、金棕櫚獎?每個評審、每個參獎影人,也都可以想想金馬給獎、得獎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也許鞏俐的批評就不會那麼讓人不解:也許,單純就是因為對獎的認識有了誤差。
先說我的個人意見,金馬獎是一個從奧斯卡類型的電影獎,緩步走向坎城、威尼斯、柏林影展等氛圍的電影獎,這也是因為台灣電影工業的變化,而慢慢形成偏向藝術成就的取獎傾向,也讓金馬獎具有一定的高度,於是兩岸三地影人不絕於途,都以參展得獎為榮。
但差別在於台灣的影片幾乎都是已經先在台灣上片,相對是觀眾所熟知的作品,這又比較類似奧斯卡金像獎的給獎狀況;而其他地區的影片,特別是陸片,因為大多數都未曾在台灣公開上映,於是又比較接近歐洲影展市場推廣的狀況。前者的目的是上映後鼓勵影人各方面的表現與成績,後者較接近開拓市場與能見度,本質上就產生某種落差。所以我雖然不質疑金馬獎的公平性,但我質疑這個落差,會讓金馬獎永遠很難既順姑意又順嫂意。形式上,對台灣影人來說,金馬獎該是奧斯卡金像獎;但對中國大陸影人而言,它更像歐洲的電影獎。
這個落差同樣呈現在頒獎典禮上。如果是金像獎,頒獎典禮本身就是展現星光閃耀和揭曉獎項的最重要舞台;但如果是坎城,電影首映紅毯才是各家拼場的必爭之地,造勢宣傳新片才是目的,而最後閉幕的頒獎典禮也只是拼場後的總結而非主舞台,因此大多以簡單隆重的頒獎儀式作為影展句點。
所以怎麼弭平這個落差呢?台灣以外參展的入圍影片,是不是要參考坎城等歐洲獎項?更加凸顯放映規模和場次,甚至開放中國大陸片商自行舉辦首映推廣活動,而不只是淹沒在金馬國際影展片單裡,讓搶不到票或無法被視為媒體而受邀的單位(好酸),或更多的影評人、影迷,都能因為商業行銷的需求,而更積極的參與看片。透過這些方式讓電影增加能見度,減少頒獎典禮時熟悉程度的高低落差,也許是一個可以改進的方向。「娛樂重擊」也希望除了星光,有更多分眾的關注點來採訪報導金馬,譬如我就很想問陸片為何會想參展?得獎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來參展有拼得獎的策略嗎?好多問題想問,因為沒管道只能扼腕(還是很在意被忽視)!
◎女主角不公平?
回到「女主角公平事件」,《迴光奏鳴曲》中的陳湘琪幾乎獨撐整部戲,這部電影就是為女主角得獎而拍,得獎不能說不公平,更應該說策略完全成功。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小眾藝術電影,該讓女主角得獎優先?還是電影受歡迎優先?是電影投資者本身的選擇,若理智看待這件事情,那麼顯然是第一次參加金馬獎的鞏俐,並沒有真正了解自己參與這場競爭時身處的戰略位置,如果更了解來龍去脈,就會提早有心理準備,也就不會因過度訝異而衝動反應了吧!
至於以一個非電影專業的影迷角度,提供對走過半世紀的金馬獎的一些看法,另外也想以電視製作專業的立場對典禮本身的製播分享一些感想:
這次Ella的主持表現引發不少負評,大體上是指責她諧而不莊,但我甚至覺得有過多的情緒不合理地讓她承受,只為了紓解一些台灣得獎慘澹成績的情緒。Ella本來就偏向綜藝咖,找她就表示製作單位希望節目輕鬆活潑,要莊重就不該找她。
至於有沒有過分不莊重?製作單位要負更大的責任,尤其我在現場,大部分進廣告的時間,主持人還要負責類似廣播服務的工作,維持現場氣氛與秩序,這是很不專業的設計,讓典禮兩位重要的舵手,不能在廣告時間沉澱情緒準備接下來的工作,對滿場的觀眾來說,製作單位到底希望你的主持人被怎麼看待?是這個典禮的主人還是門口的接待呢?這種國際大場合能犯這種錯誤,就知道製作單位連主持人到底該多莊多諧,可能都沒有思考過,放任主持人自己來決定,而沒有專業客觀的輔助。
加上當天因為陌生的外賓很多,現場氣氛偏冷的情況下,綜藝咖的主持人容易傾向以更用力的搞笑希望帶動氣氛,製作單位臨場警覺性太低,事後又對藝人維護不周,真的要為Ella說幾句,她和鞏俐都是因為幕後操盤者的專業控制力不夠,造成幕前的藝人直接承擔負面評論的衝擊。頒獎典禮製作人如果多注意一些,或是藝人經紀人有更清晰的戰略思維而不是情緒加成,也許許多事情結果就大大不同了。
最後忍不住想說:我真的痛恨典禮使用的電腦燈光效果,廉價到不行,很想拿彈弓把它一盞盞射滅,這種在十幾二十年前我還在電視製作圈工作的時候,非常仰賴的燈光效果,因為用程式控制燈光的運動、各色濾鏡的切換、不同遮片讓光打在定位時呈現圖案的效果,很風光了一段時間;但隨著節目製作美學的演進,我很久沒在國際化的表演節目裡再看到這樣處理燈光了。沒想到金馬獎的製作單位還真念舊⋯⋯限於國父紀念館過度狹小的舞台空間,主景就是一個LED大螢幕,把入圍影片播放到盡,本來其實是個不錯的方法,反正電影就是典禮的主角,只是黑色且充滿刮痕的反光地板,已經被LED螢幕的倒影弄得夠花,還要再加上電腦燈光來湊熱鬧,整個就是一個干擾視覺的雜亂,為什麼不敢放棄老舊的打燈方法呢?是跟不上潮流還是不敢大膽求變,相當程度也都代表了台灣影視節目製作目前困境的縮影。
不過整體來說,台灣頒獎典禮經過多年演化,大致已經發展到一個大體上不會出大錯的規格,本屆金馬獎也是如此,雖然有瑕疵,但也不是沒有優點,不過典禮畢竟結束了,再多風雨也會過去,讓我們就「期待來年」吧!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