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Sep/2/2022
類型:Drama/Romance
導演:Krzysztof Kieslowski
演員:Boguslaw Linda、Zbigniew Zapas
已故的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以《雙面薇若妮卡》與《三色》三部曲聞名,他經常以電影或紀錄片描繪獨裁政體、道德與精神哲學等相關議題。1981年推出《機遇之歌》的時候波蘭宣布戒嚴,由於電影涉及政治,所以遭到禁止公開上映或出國參加影展,即便1987年局勢略趨穩定,也只能在刪減8分鐘後以114分鐘的版本參加坎城影展。今年重映的數位修復版便是一刀未剪的122分鐘版本,不但保存經典作品,也算是還原當時的歐洲歷史。
不少因素影響24歲的維克──他的父親,自己的期望,還有家庭的傳統。火車開了,他急忙追趕……
假如他趕上火車,將在車廂裡遇到一位忠誠的老共產黨員Werner。在某一次共聚會中,他將與一位美貌並有著不同世界觀的女人相戀。
假如當初他被鐵路警察攔下來,無法順利趕上火車,往後的生涯將很不一樣。他將成為一名虔誠的信徒,信仰上帝,然後和一名漂亮的猶太女郎交往。
《機遇之歌》這部電影的架構非常特別,前半段以順敘法帶領觀眾認識主角維克,接著來到「父親過世」的轉捩點後,便進入重複三次的「追火車」片段。不過,每一次「搭上」或「沒搭上」火車,都對維克造成徹底改變人生的影響。觀影時,我們以為導演只是在告訴我們獨裁政體下,不論立場為何,下場都不會太好,但沒想到電影其實還隱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沒錯,人生中很多際遇都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可能當下會埋怨,但當事後回想,或如片中主角的三種人生都羅列出來時,就會發現乍看之下不甚理想的狀況,或許才是最佳解。
但是,《機遇之歌》稍嫌可惜的地方在於,三個不同的人生只取決於「搭上」或「沒搭上」火車這件維克無法掌控的事。當然,在主角走到最後的結局之前還是根據自由意志做出許多決定,但電影並沒有讓觀眾知道這些決定背後的考量,以及如果做出不同的抉擇,結果是否也會有所不同。至少,在這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中,導演讓維克保有初心,即使人生旅途如此不同,觀眾也能夠全然相信,維克就是一個在那樣的環境會做出那樣的決定的人,並沒有因為他走上不同的道路,就改變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機遇之歌》由於涉及政治而遭到刪減,這絕不只是獨裁政權連藝術創作都要管這麼簡單而已,畢竟電影明確指涉幾件歷史事件,觸動政府的敏感神經,不被砍掉都難。觀眾可能會對於幾次閃過的醫院場景感到困惑,那個場景沒有解釋,滿地是血、充滿傷患,鏡頭恍惚中好似有個女人雙腿間流下血痕。她是誰?這是什麼意思?
維克曾提到自己的出生地為波茲南,生日為1956年6月28日。這對台灣人來說平凡無奇的一天,對波蘭人來說卻意義非凡。波茲南1956年起義,又稱為波茲南抗議或波茲南事件,是史上第一次波蘭人民對抗政府的大規模抗議事件。這次事件不但反映波蘭人對蘇聯模式與蘇聯控制的不滿情緒,也是波蘭工人罷工事件的濫觴。當時的示威者約百人死亡,傷者達600人之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維克出生那天醫院人滿為患,連臨盆的孕婦都只能坐在地上等候病床。或許這也是維克的命運注定要與政治與社會運動綁在一起的原因吧。
既然導演本就打算將政治議題納入,全片充滿意識形態也是很正常的,可是,維克不同的意識形態就有趣了。
搭上火車的維克會遇到一位老共產黨員,對如同白紙的維克來說,接觸到共產主義的思想很新鮮,也很容易就植入自己的腦海,也因而加入共產黨,甚至為黨奉獻、出生入死。他不見得同意、了解或支持共產黨的理念與想法,年輕的維克只覺得能為國家付出是件好事。但他萬萬沒想到,與初戀女友重逢本應是歡快的,結果卻因為女友是地下組織一員,兩人被迫分道揚鑣。
沒搭上火車的維克與把他攔下的鐵路警察扭打成一團,一群警察在月台上痛毆主角一頓的畫面,不是只是被刪減而已,甚至在送檢過程中就「不幸遺失」,而且就算馬丁史柯西斯基金會近年主持的修復計畫將刪減片段補回,這段畫面也不復見,只留有聲音檔。因此,觀眾若在大銀幕觀看《機遇之歌》的數位修復版,會看到襯著原音的「此段畫面在送檢過程不幸遺失」字樣。在政治意味濃厚的第二段裡,維克由於服社會勞役而認識地下組織成員,成為與第一段人生完全相反的反對黨。
假使沒搭上火車的維克沒有與警察扭打,他會因為沒搭上前往華沙的火車而索性回到醫學院去傅學,最後成為一位不碰政治的醫生。但不管是哪一個結果,都不是由於發生什麼事或維克自己的意識形態而成為哪一派的一員,他都只是剛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或者以結果論來說,是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其實,人生不少境遇不也都是如此嗎?
雖說三段人生大不相同,但維克都曾有過前往巴黎的打算,最後也都未能成行。「巴黎」在《機遇之歌》裡彷彿化外之地,是維克與其他影中人的救贖,也象徵當時波蘭人的寄託與想望。第一段人生裡的維克是共產黨員,所以登機前突然接獲消息無法登機,大概也是政府聽聞到一些風聲,不過,這個時候觀眾都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第二段人生中的維克是一位虔誠天主教徒,他是為了宗教的因素前往巴黎,但一行人中卻只有他因為身為地下組織成員而被扣留護照。看到這裡,觀眾可能會為維克感到惋惜,但看完最後一段就不會這麼想了。
明明都已經是不碰政治的醫生,維克還是由於院長的兒子牽扯到社會運動而必須有所選擇。無論是幫助恩師,還是為自己建立未來的聲望,在任何人看來,接下院長本來要前往巴黎發表的演講完全沒問題。畢竟已經到電影的尾聲,不論是哪一個版本的維克都心心念念的「巴黎」終於近在眼前。就在觀眾為維克感到欣慰之時,剛起飛的飛機突然響起轟然巨響,那一瞬間,大家想必都覺得前兩個版本的維克沒能搭上飛機真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
圖片來源:IMDb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