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影視產業過度依賴輔導金,確實是一大問題,這讓人不得不想,如此是否犧牲那些「依然有趣」、「依然具有商業性、值得投資」,卻沒拿到輔導金(或資格不符無法申請輔導金)的作品。然而事實卻也是,沒人敢說台灣的影視產業是健康的;自從全面開放外片,台灣電影一步步萎靡的病徵便已註定,頹勢無法逆轉,因應此背景脈絡,輔導金建立有其使命。
在這一次的輔導金專題報導中,第一篇「不是只給錢?輔導金作為扶植國片的養分」,主要探討輔導金在台灣影視產業中的角色,強調其作為補助金之外的扶植能量。這一篇「不得不承受的失敗率?檢視現行輔導金制度」,則將重點置於檢視現行輔導金制度,依給付方式、審查制度,以及是否不利接軌國際等面向進行討論。
分期付款方式
現行輔導金制度的規定是,作品開拍後才給發第一筆資金,而這無非加重團隊於製作前期籌借資金的成本,相較於「超高畫質電視節目製作補助」,開拍前便能請款第一筆補助金,電影企劃小C直呼,兩者對於製作團隊的現金流運作「簡直是兩回事!」,特別對中小型或年輕團隊影響甚鉅,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同樣建議,輔導金分期付款的機制應盡可能簡化。
審查制度
「為什麼這麼爛的片也拿到輔導金?」常有人這樣批評輔導金,由於現行制度在審核企劃書、劇本拍板輔導金資格與否之後,下一次評審再見作品,便是上映前的模樣,「上映前的審查其實變成一種形式」,影評人鄭秉泓坦言,通常最後這一階段並不會退回作品,相較於其他電視戲劇補助的分階段審查,輔導金對於內容品質的掌握度低了不少。
對於提案與成品的落差,李亞梅則認為,這是輔導金不得不承受的風險重量,「不可能百發百中,因為不可能第一部片就拍到位,必須從一部一部慢慢成長、精進,所以我自己可以容忍(輔導金)有百分之 10% 到 20% 的失敗率。」輔導金的重點在於培植、扶養,創作自由是孕育的必經過程,再者,電影形塑過程複雜漫長,合作對象多元,「如果投資方不願意修改方向怎麼辦?」李亞梅以其豐富業界經驗試問。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導演或製作團隊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李亞梅反倒建議,也許能增加輔導金的回饋、報告機制,邀請製作團隊分享成功關鍵、檢討失敗癥結,由此提煉出建設性的結論,並依據逐年改善制度內容。
而談到台灣電影成功關鍵,從 2018 年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創下在中國最賣座的台灣電影,到 2019 年《返校》成為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片,一部片成功的因素之多,不過,倒是可以看出IP改編絕對是其中一途徑。IP 就像基本盤的保證,小C同樣認為作品由 IP 改編,確實有利於輔導金及各縣市的拍攝補助申請,因為在作品成熟度及市場價值上,都能更說服評審、投資方。
光是今年便有多部賣座電影作品將拍成影集,可以看出業界也早意識到 IP 潛力,甚至跨向漫畫、 VR 或遊戲領域,小C表示,這幾年的確出現製作團隊爭取漫畫輔導金,投資在影視作品的劇本開發。至於培植原創的掌舵,李亞梅則將期待放在文策院身上。
不利接軌國際?
2010年的輔導金補助作品,由何蔚庭執導,說著台北菲籍移工故事的《台北星期天》,整部片以菲律賓語發音為主,然而,由於輔導金制度對於導演國籍、台灣演員、國語台詞比例等等皆有所規定,以致《台北星期天》輔導金審核受阻,最後只得重新配音台語版本。又特別是,《台北星期天》 10 年後的今日,影視合製成國際趨勢,更不禁讓人思考,輔導金作為扶植台灣影視的養份,該如何拿捏兼具「台味」與接軌國際的水平?對此,鄭秉泓認同目前的輔導金內容,他認為,訂定規矩只是標舉明確的執行方向,確實執行上則給予製作團隊解釋、調整的空間。李亞梅也說,輔導金制度有其彈性,不影響台灣作品走向國際。
在台灣影視產業長期營養不良的事實之下,輔導金有其存在價值。不過,鄭秉泓仍期望台灣製作團隊哪天能出現「掌舵者」,在輔導金之外,自立籌製出成績亮眼的國片。
◆國片輔導金制度整體探討 審議式文化論壇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e83lnQ
◆本活動為文化部補助辦理,活動結束後,泛科知識將以結案報告方式回饋至文化部作為相關電影產業政策擬定之參考。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