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而絕美,用一個中產家庭與其幫傭,呈現出整個宇宙(不是那種電影宇宙),某種程度上,《羅馬》既可說是艾方索柯朗在超大製作的《地心引力》之後,反璞歸真之作,亦可說是其拍攝生涯至今,美學與技術的集大成,有《你他媽的也是》的親密關係,有《人類之子》的政治隱喻或時代氛圍,當然也少不了從《人類之子》開始、在《地心引力》達到巔峰的長鏡頭,各種元素在一個表面上平凡的故事內融合為一,在同時也身兼編劇和攝影的柯朗手中收放自如,宛若煉金術般,提煉出生活種種看似平凡又帶有濃濃魔幻色彩的片段。
《羅馬》片名指的是墨西哥城一般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主的羅馬區,根據導演自己的兒時回憶改編,描述七零年代,年輕的克萊奧在富裕人家幫傭,與這家人所建立的深厚情感,並見證了時代動盪下的人生百態。
要說柯朗最成功之處,應是《羅馬》如何實踐「多做少說」(Show, Don’t Tell)的美學。電影乍看之下彷彿漫無目的地四處遊走,但小至停車方式、大至家族旅行的目的,從地上的狗屎與積水,到片中無人討論、卻再搶戲也不過的飛機,接蘊藏著豐富的戲劇性,扣回片中核心女主角與家庭身上,進而強化了故事本體。此外,比起許多類似的散文式電影(不知是否為個人偏見,但筆者觀看時一直想起侯孝賢的作品),柯朗的美學則時不時會來一段突梯或令人莞爾的插曲,舉凡鄉間牆上的裝飾品、路上走過的行人、鄉下居民的生活,個別看來毫無關聯,放在一起則讓故事更有存在感,更像是一個完整的小宇宙。這點又讓人想起了讓俗世(與俗事)昇華的布列松,鄉間片段彷彿《慕雪德》的倒影。
當導演風格如此完整成熟,演員更像是導演意志的延伸,映照導演心中世界的想像。作為在此之前從未演過戲的素人演員,亞莉札阿帕里希歐自然樸實的演出,為電影注入濃濃的生活感,不多,也不少。但即便如此,光是觀看片中女主角從事種種雜務、發呆,以及偶爾自然流露的強烈情感和關愛,已經讓人很難不深深動容。此外,雖然少了慣常合作的艾曼紐爾盧貝茲基,但從片中的海浪、烈火到行人,《羅馬》的攝影同樣值得大書特書-至少從裡頭暴動的調度來看,柯朗對電影的控制力與理解,是不會因為合作夥伴不同就有任何改變的。
在《羅馬》裡頭,有場戲是一位備受歡迎的奇人,答應要向眼前的群眾表演一項奇觀。但當這位奇人開始表演,群眾又對實際的內容嗤之以鼻,覺得不過是小孩子玩意。「你們可以自己嘗試看看」,奇人這樣告訴群眾。
艾方索柯朗就像是那位奇人,而《羅馬》正是他那看似再簡單也不過、實際上卻是難若登天的奇觀,每個畫面、每個片段、每次舉手投足,都充滿了讓人讚嘆折服的深厚功力,將一整個完整的世界,濃縮在一個街區甚至一個家庭一個人身上,說是二十一世紀的《生活的甜蜜》或《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不為過。至於本片除了限定場次外,只能在 Netflix 收看,重點從來都不是螢幕大小,而是電影裡頭,那無遠弗屆的想像力和執行。能夠看見這樣的電影,觀眾已經是無比幸運。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