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台北物語》:一趟荒謬的觀影旅程

0

文/橘貓

觀賞《台北物語》,會是一次荒謬的經驗。這部意外在網路上掀起討論熱潮的臺灣電影,具有種種致命的技術,質感低落、美感淪陷,「爛到巔峰」反而成為網友取笑的焦點。或許也就只有在碰到這樣的電影時,我們才會靜下來思考:是不是每一部在戲院播放的電影,都值得觀影者的真誠對待?如果答案仍然是肯定的,接下來,我們可以一同認真地檢討《台北物語》到底是一部甚麼樣的電影。

在開始討論技術的缺點之前,《台北物語》的故事、表演、影像風格,都有種深刻且難以理解的滑稽感。觀眾在觀賞銀幕上的角色對話時,會產生強烈的疏離感,角色的口條會出現奇怪的抑揚頓挫、說話總不忘加上尷尬的語助詞,而對話中更時不時出現突兀的用詞。其實,常見的狀況發生在政府拍攝的政令宣導短片,或是國小、國中會被拿來播放給學生看的教育短片,任何不夠用心、不尊重現實、便宜行事的敘事影片都有可能出現同樣的問題,只是《台北物語》出現在大銀幕上,觀眾才有了比較之下的荒唐樂趣。

甚麼是荒唐?荒唐是不合時宜、不從秩序,進而引人發笑。《台北物語》的荒唐,進一步體現在它的各種技術缺陷上。其中最惱人的莫過於暴動的現場音,電影中的現場音忽大忽小,還會無預警斷裂,更時常出現在 2 個互相對應的鏡頭中,具有不同現場音的神祕狀況。在電影中,任何微小的技術缺陷都足以打斷觀眾的情緒,而《台北物語》的缺陷幾乎反客為主,讓觀眾注意缺失勝過關注劇情。舉凡字幕亂打、錯字;鏡頭失焦、超越一般手持標準的劇烈搖晃,這些問題都互相聚集,讓觀眾終究無法認真看待電影本身。

回頭看《台北物語》的故事,它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其實,電影的故事仍然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但是在技術問題與混亂對白之下,顯得無足輕重。《台北物語》故事呈現一對偷情的議員與女助理、偷車的流氓與希望自殺的女子、對婚姻迷惘的女醫師與她叛逆的女兒,數條故事線分頭進行,並且在開頭結尾接上一對農民父子,還有在都市中敲打鍵盤、撰寫故事的小說家。如此觀來,導演黃英雄的創作思路還是有跡可循,在結尾的高潮戲中,我們見到這些角色彼此互相指責,但又不斷把未解決的問題互相卸責,「剪不斷理還亂」是故事原先的核心,是都市人的迷茫生活,也是牽扯進土地正義、人生意義、世代隔閡、城鄉差距的一鍋大雜煮。

荒唐,其實原本就是《台北物語》的核心,但想要拍好一部「荒唐喜劇」,絕不可能把技術上的缺失、對白上的走位、表演上的失職,視為「荒唐」的一部分。《台北物語》,是在台北戲院是日上映的一場笑話,是散場觀眾看完都要互相尷尬嘻笑的鬧劇,或許這個故事原先能有一個更好的呈現型態,不用心的製作卻煞盡了它所有的元神,也提醒觀眾,從政令宣導、教育短片,到這場大型鬧劇,差勁的「敘事影片」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我們身邊。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娛樂重擊希望能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為台灣影視音產業找到突破點,恢復相關議題該有的注目程度。本帳號將會代表娛樂重擊編輯部,以及發表各方投稿,針對影視音產業提出心得與建議,也歡迎與我們聯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