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八穩但欠缺深度,代表丹麥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拆彈少年》擁有一切「應該」要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帳面需求:一段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對戰爭(特別是二次大戰)的沉痛反思、一群被環境逼迫成長與犧牲的無辜少年、仇恨與人性的掙扎,以及美麗精緻的畫面與光影。但即便具備所有上述條件,《拆彈少年》始終未能克服那份「這是一部很重要的電影」的熟悉與刻意感,無論故事發展或拍攝皆充滿了理所當然,比起進軍全球戲院,似乎更適合在國中小課堂上討論收看。
《拆彈少年》的靈感來自真實事件。丹麥在二次大戰之後,強迫德國戰俘必須以血肉之軀,協助清除境內德軍所埋設的大小地雷,以交換遣返回國。本片便以此為出發點,紀錄一名對德國人恨之入骨的丹麥士官長,與一支由德國青少年戰俘組成的拆彈部隊,雙方被迫合作渡過的大小劫難。
劇情背後雖帶有複雜的個人情感與國族衝突,編劇兼導演馬汀贊帝維卻選擇用最熟悉直接的手法建構本片。一百多分鐘的片長裡,稍微對類似題材感到熟悉的觀眾,幾乎可以預期到電影每個轉折與悲劇,事件的發生並非為了提供角色更深一層的動機或蛻變,更像是「拍到這裡我們需要來場衝突」,減損了個別情境到來時的衝擊力道,讓《拆彈少年》就訊息探討來說顯得太短,就角色刻畫又顯得太淺,再次掉入「立意良善但敘事平凡」的陷阱裡。
不過至少,贊帝維的拍攝比起平凡,更近似於四平八穩,以觀眾能輕易理解的手法帶出一場一場試煉,電影開頭在任務簡報時也有著後段缺乏的緊繃感。一眾年輕演員的演技就如外型一樣,稱得上亮眼但難以留下深刻印象,一如那色調濃郁但人工痕跡明顯、讓人想起《更好的明天》或《一千次晚安》等北歐教育片的視覺風格(這畢竟也是另一部北歐教育片)。
《拆彈少年》努力要讓觀眾知道,「戰爭很可怕」、「戰俘也是人」、「青春不該消逝在戰火裡」,以及「用原諒與放下,代替報復與仇恨」。上述訊息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在做為一部上述訊息的傳導媒介而言,《拆彈少年》沒有太多訊息宣導之外的優勢,純粹以教育為滿足。而正是這份沒有特別缺點,但也沒有其他亮點的矛盾,才真正讓人感受到遺憾。
延伸閱讀:
院線影評/《記憶乍響》:新銳導演尤沃金提爾「走出自己」,卻拍出僅限於腦內的小劇場
院線影評/《贖罪倶樂部》:罪惡與罪人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