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西城童話》導演葉天倫:從「捷運愛情系列」開始,用電影說出屬於台灣自己的故事。

1

img_9590

繼《愛情算不算》(原名《大橋頭的戀愛夢》)和《五星級魚干女》後,「捷運愛情系列」總監製葉天倫親自下海拍攝的《西城童話》也將接棒上院線,這也是系列作品中最後一部會上院線的,其他如北村豐晴的《奉子不成婚》、高柄權《鮮肉老爸》等都已在電影台播映,因此《西城童話》也等於是「捷運愛情故事」最後一塊神秘面紗,究竟它會是什麼模樣?而這個系列最初又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特地專訪系列總監葉天倫,把捷運愛情故事從頭說起。

國際影視展 激發葉天倫的台灣城市在地想像

葉天倫回溯這個發想的源起,其實是當時帶著《雞排英雄》與《大稻埕》兩部電影,參加香港影視展而來。回想當時的經驗:「去到現場,會發現台灣真的是弱勢,中國超級有錢,直接包 20 個攤位然後蓋成紫禁城的樣子,韓國的氣勢也不遑多讓。台灣則是文化部出錢,帶領所有片一起窩在一個最邊緣、最陽春的攤位。更重要的是,去了之後才發現。所有其他國家的參與者都是在講未來的計畫,包括中國、韓國、泰國、菲律賓…等等,但我們呢?什麼是台灣可以帶去、可以講,自己可掌握、又有在地特色的東西?」葉天倫坦言:「要回到執行面和可行性,必須要考慮到古裝可能拍不過中國、警匪可能拍不過韓國…那什麼是專屬台灣、別人可能會有興趣又搶不走的東西呢?我就先想到捷運站,像西門、忠孝復興這些地方的特殊感情和故事,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拍。」

事實上「捷運愛情故事」一開始是打算拍成一季 13 集的電視劇,跟文化部拿的補助預算也是相應的規模。葉天倫表示:「我把 13 集,以兩集、兩集切成一個段落,最後一個故事 1 集。一個段落就是一個捷運站故事,然後交給一個導演去發揮,最後一集《你好再見》則是以在捷運行控中心上班的爸爸和女兒為主角,直接看到一般人看不見的捷運中樞。」也因為一開始的企劃是連續劇,所以劇本上原本有一些串場角色會不斷出現,強化不同系列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同一個城市裡的印象,但後來因為轉成院線電影操作,這部分就被拿掉。

既然原本是一季電視劇,怎麼會後來變成七部電影?葉天倫直言:「畢竟我這次找來的都是電影導演,第一站拍的是淡水,成品我看到的時候就覺得這已經是電影的水準了;第二部就是孝謙拍的《五星級魚干女》,我一看就決定『這應該要上電影院』。所以後續的操作都是把兩集連起來剪成 120 分鐘內的電影,上院線或電影台,而不是當電視劇去播。」

1458835805-3006085735_n

《五星級魚干女》是捷運愛情系列的一部份。

這個始料未及的驚喜結果,也讓葉天倫對台灣中生代導演的能量充滿信心,「這次我找的導演其實原本我都不認識,只是看過他們的作品很喜歡,覺得他們都是很值得有下一部作品的導演,所以就找他們來拍電視劇。而兩集的長度和捷運站的命題作文,也讓他們揮灑得很開心,有些導演像北村就選了自己很有感情的忠孝復興,因為他剛來台北就是住那邊;更多導演是先選了主題,像孝謙先選了北投溫泉這個主題自己去發揮,反倒是選好題目之後讓他們更了解在地特色,進而發展出接近長片的劇本和成品。」葉天倫最後再次強調,「真的很高興跟這麼多導演、演員合作,發現到台灣還是有很多好導演、好編劇、好演員,只要能夠有一定的資金和資源支援,他們的創作能量是很足的!」

這系列不但從捷運站的在地特色出發,也想結合「愛情」主題,不過葉天倫笑說:「雖然我們考慮到台灣操作比較成熟的可能是愛情偶像劇,所以訂了捷運愛情故事系列為主題。但老實說七部拍出來也不是都有愛情,反倒比較是著重在親情和人際網絡,人跟人之間怎麼連結起來的主題。像《西城童話》也沒有正面寫愛情,有寫到的可能都是失去的愛情。」聊起最初的電視劇計劃和文化部補助,葉天倫也提到:「其實就在去文化部提案的前幾個禮拜,剛好發生了鄭捷事件,我們差點要放棄整個企劃。但後來孝謙說了一句話:『捷運應該是愛的開始,不是愛的終站。』所以我們還是繼續原本的計劃,也希望這個系列能夠帶給大家愛的感動。」

img_7655

「捷運愛情系列」總監製葉天倫。

作為系列的總監,葉天倫笑說:「我只是定了命題作文,接下來都交給導演和他們自己的編劇去發揮,我頂多就是最後階段去當剪刀手,給一些剪接的意見,告訴他們哪些可以剪掉。」在製作的過程中,葉天倫除了提供資金外,也提供公司的製作團隊。所以整個系列的攝影、燈光、美術、造型都是同一組人馬,既讓導演有更多空間揮灑,不用擔心隨便一個美術就會有超支問題,二方面也讓整個系列既做出差異,但仍然能夠有共通的調性。

葉天倫也補充,捷運愛情系列海外銷售十分亮眼,「已經賣出二十幾個國家,連最難賣的日本也賣出了。」這樣的成功也讓他們考慮繼續操作第二季,「目前有跟國外的製作單位在談合作,包括 NETFLIX、HBO AISA 等等,未來可能會拍第二季,有可能用台北的其他捷運站拍,甚至也可以跨國到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地,只要有地鐵的地方都可以拍!」從電視台到院線,再到跟 OTT 的接觸,葉天倫慨嘆:「其實跟 OTT 談,真的打開新的眼界,他們對內容只在意『你到底能不能做到最好?』,反倒不是在資金或想法上去干預,對我們是很好的刺激,在尺度、長度上都比較自由,而且就是直接跟全世界見面,完全是以內容決勝負!」

為何選拍《西城童話》?因為西門最難拍!

葉天倫自己在選擇的時候,因為剛拍過《大稻埕》所以跳過重複的大橋頭站,「我先選了西門,因為我覺得西門故事最多但也因此最難拍,不好意思為難別人,我就自己來挑戰吧!」他也補充:「後來實際拍攝也發現,西門的群戲需求量特別多,畢竟自己大場面經驗還稍微多一點,會比較好駕馭一些。」葉天倫自己也很清楚,西門的故事太多,反而很難選擇,那麼他的《西城童話》是怎麼精簡成只剩下 106 分鐘的長片呢?

葉天倫篤定的說:「遊民這個角色是最先確定下來的,因為我直覺遊民是西門町最有故事的人。後來在場勘西門的過程中,看到燒毀的台北戲院,一看就決定他必須在這裡,然後再開始發展出其他的故事線。」說起場勘到台北戲院的經驗,葉天倫言談中仍掩不住他的好奇與驚喜:「台北戲院就像片中江哥所講的,最後一部放映的電影就是《笑傲江湖》,演完就被大火燒了。燒毀後因為產權太過複雜,到現在 20 幾年還放在那邊,從外面看是廢址,但原本是戲院銀幕的三樓位置,卻長出了一整片森林,欣欣向榮,自然光就這樣照進來,太漂亮、太奇妙了!」也因為最重要的主角就住在台北戲院舊址,整部電影大多場景都圍繞在電影街,也是對於過去台灣電影榮光的一種致敬。

葉天倫的另一個直覺也在他修改劇本時成為重要的定調:「我想講的西門町,不是我們這些過客去逛街看到的光鮮亮麗、充滿霓虹的西門町,我真正想去拍的是那些真正住在這裡的人,他們的日常生活。」不過話鋒一轉,葉天倫又略帶蒼涼意味地說:「誰會想住在西門町呢?街道老舊又吵鬧?我一直覺得,會留在這個地方的人,背後都有故事,而且大多一定有些悲涼的,所以它不可能是完全的喜劇。」最初本片編劇、葉天倫妹妹葉丹青的劇本,其實是更多群戲和搞笑段落的,但葉天倫說:「後來我一直覺得這調性不對,我用童話感去沖淡那個悲涼,但不要用太過搞笑的方式,因為西門的故事不適合。而且我本來就是要拍西門『不在表演時』的日常面,那種後巷裡的生活樣態,所以後來就把那些都拿掉、簡化了。」

%e5%b7%b2%e4%bf%ae%e5%8a%87%e7%85%a7

《西城童話》將故事背景鎖定在西門町。

為了營造殘酷現實中一點點甜美夢幻的童話感,葉天倫在美術和音樂上都下足了苦工,除了長期合作的美術團隊成功打造出帶有老城市頹廢、又帶有青春甜美氣息的美術道具外,葉天倫也提到:「一講到西門怎麼跟音樂結合,最容易聯想的一定是電音、搖滾;但我覺得這個地方,如果要讓它既殘酷又童話,吉普賽音樂是最切合的方式,表面熱鬧的表演,卻又有種淒涼流離感,跟西門町給人熱鬧中有悲傷淒涼的感覺非常相合。所以片中的手風琴都是請師父特地實拉,然後錄音放進去的。」而這次和華研唱片合作的主題音樂,也指定一定要三拍子,有不穩定性卻也有童話、流浪的律動感,後來林宥嘉的主題曲就是依此寫成。

葉天倫說起《西城童話》,話中有濃濃的感情:「小人物的故事真的令我著迷,我對他們的生活充滿好奇,不斷努力地要去找出他們精彩的故事。像《西城童話》裡的掃地阿桑以前是超紅電影明星;過去跑片的江哥,現在是在收保護費…等等。」葉天倫深信:「西門町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故事都很精彩。我想有選擇的話,其實大多人不會想一直待在西門町,所以一直待下來的人,必定有些什麼原因。」

而葉天倫直覺選中的街友主角、擺攤女孩及單親媽媽的故事,也在他進行田調、和西門當地社福協會親自聊過之後,發現這確實抓住了西門在地脈絡。葉天倫表示:「其實協會最著力在幫忙的兩個族群,就是街友和單親媽媽,因為單親媽媽其實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淪為無家可歸。」而協會要做的事和葉天倫拍出來的故事也剛好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希望大家能了解街友背後的人生故事,不要以恐懼、排斥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台灣還有這麼多故事 怎麼可以沒有人拍?

從《雞排英雄》到《西城童話》,總是讓人覺得「鄉土味」十足的葉天倫,其實是個土生土長的台北小孩。他笑說:「老實說我是台北小孩,家族其實也都是白領,我自己沒有任何鄉村或底層生活的經驗。所以可能也更因為這樣,去拍小人物時我有不斷去追問『為什麼』的好奇心。」

702x527x0575ffd5-97c0-4a27-b749-99b60a1488e2-1024x768-jpg-pagespeed-ic-00pcxfck3r

《紫色大稻埕》劇照。

葉天倫更直言:「對台灣的歷史其實也是一樣,我自己是 64 年次,從小大到沒有人教我們台灣史的,都是後來慢慢去摸索、做功課才知道。跟著爸媽做台灣歷史,發現郭雪湖這麼重要,才拍了《紫色大稻埕》。」葉天倫也苦笑說:「而且我殺青時還發願說自己要拍滿三十部,自己都覺得有點害怕,但又不得不做。像我下一部就是要改編郭雪湖兒子郭松棻的《月印》,覺得這麼重要的畫家、小說家,台灣人怎麼可以不知道。」

葉天倫不無慨嘆的表示,「有時候我總是納悶,台灣有這麼多好的故事,怎麼會沒有人拍?像陳文成、林家血案、二二八……太多好題材了,一定要拍。如果沒有人拍,我就來拍吧!」他手中下一個要開拍的《月印》因為篇幅關係可能會是電視劇,再來想要挑選類型電影,把 50 年代的白色恐怖拍成驚悚喜劇……事實上在整場訪談中,葉天倫的好奇心和遇見故事時的熱情,不斷地一再讓人印象深刻,相信這也會是帶領他不斷開拓故事、不斷變得成熟的最大動力。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