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囍事
金城武曾經在一次訪問中談到新片《擺渡人》,他說他覺得自己像是「被騙去」拍這部戲的。當時我還不能理解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等到真正看過《擺渡人》,我立刻就懂了。金城桑,辛苦你了!《擺渡人》改編自大陸當紅作家張嘉佳的同名短篇小說,據說最初在微博上發表時,創下高達 150 萬次轉發的紀錄。不僅原著小說有著輝煌的紀錄,《擺渡人》電影本身也擁有極為強大的陣容,男主角是金城武、梁朝偉、陳奕迅,女主角是張榕容、Angelababy、熊黛林、杜鵑,監製是大導演王家衛,編劇就是原著作者張嘉佳,也在 2011 年入圍過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更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人」。
根據官方資料,電影《擺渡人》花了 3 年時間籌備,劇本前後總共寫了 70 萬字,改了 118 稿。但是誰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改了 100 多次,寫了幾 10 萬字劇本的結果,變成電影之後,整個故事卻是這樣的矯情、破碎呢?為什麼明明梁朝偉、金城武在戲外一樣帥氣陽光,但在電影裡卻看起來像兩個潦倒、滄桑的倒楣老頭呢?為什麼明明有王家衛全程監督,最後整部電影還是看起來,像是少年張嘉佳的追星剪貼簿,搭配上一捲少年張嘉佳自己從收音機節目裡,錄下來的金曲精選輯呢?
《擺渡人》整部電影,就像是一本印刷精美,卻不知所云的漫畫。故事裡的每個人、每句對白、每段情節看得出來,都經過精心設計,矛盾的是,卻又空洞無比。一首接一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空白、不知節制、猶如流行 45 轉的「non-stop」插曲大會串,只是讓已經很空洞的劇情,看上去更加空虛。張嘉佳曾經說,他要用周星馳的方式說一個王家衛的故事,你看得出來他受了 1990 年代香港電影的深刻影響,也想要向那個年代的香港電影致敬,但是一下普通話、一下廣東話、毫無規律的語言切換,反而造成觀眾觀影的極大干擾,毫不留情地打破那薄弱、幾乎不存在的戲劇幻覺。
清代劇評家李漁曾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他認為好的劇本應該是「情理之內,意料之外」。很遺憾,《擺渡人》恰恰完全相反,從頭到尾都是「情理之外,意料之內」。每個人物、每段故事,都誇張得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卻又老套得讓人一眼就看穿。不論是陳末(梁朝偉 飾)的玩世不恭、管春(金城武 飾)的天真執著,或是小玉(Angelababy 飾)的癡情專一,每一個角色無不卯足了勁,為了片中的另一個人付出所有,但他們拚命的動機又全都不堪一擊。
例如,描述小玉為何愛上歌手馬力,是因為小時候馬力曾經為小玉舉行過一場只有她一個觀眾的演唱會。又例如,毛毛在失憶之後忘了家傳做餅絕學,因而做出來的餅都超級難吃。問題是,你真的無法說服我這個餅到底有多難吃,關鍵在於一旦你演得「太難吃」了以後,就真的「太難吃以至於無法難吃」,做戲做過頭了。看戲的觀眾的確是傻子,但是他們沒有笨到去相信,一群擺明了就是在作戲騙他們的瘋子!那場雨中一個人的演唱會,也是一樣的狀況。整個情節就是設計來讓馬力變成霸道總裁的,就像是從真實世界裡抽出來的一束切片,完全獨立於觀眾對日常生活的認知外,缺乏真實的情感作為推動的力量。戲是做出來的,沒錯,但是這些「戲」,實在都做得太過了。
戲不好看,那我看人好不好呢?很抱歉,各位梁太太、金城太太們,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在《擺渡人》裡,你們的老公梁先生與金城先生,不再是你們眼中習慣見到的男神了。請不要太傷心,接受他們被拍成兩個老頭的事實吧。梁朝偉一般已經是公認的戲精,極少失手,可是在《擺渡人》裡,他卻相當罕見地無法撐起陳末,這個有如現代俠客般的瀟灑角色。原本應該風流倜儻,配上梁朝偉那張充滿歲月痕跡的臉,你只會覺得,這個酒吧老闆,就是個為老不尊的落魄中年男子。金城武扮演的管春,更是糟糕,在他擠眉弄眼的演出之後,你只會在內心不斷吶喊「快跟我回台東伯朗大道樹下去喝茶吧,金城桑!耍白癡的表演已經不再適合你了!」這還不算最糟的,一旦你看過金城武與張榕容,在戲中明明同台卻各演各的表現,你才算是真正見識到何謂「零化學反應」的「 super dry 」演出。
出人意料的是,在「哀鴻遍野」中,陳奕迅意外成為整部電影中最大亮點。他所扮演的中年落魄歌手馬力,雖然從頭到尾蓬頭垢面、萎靡不振,卻擁有最強生命力、最像真人、最有生命力的角色。所有人物都看起來像薄片紙娃娃一樣的時候,每當陳奕迅登場,一舉手一投足,一個表情一句台詞,都飽滿得令人幾乎感動落淚。你看過比金城武還要帥的陳奕迅嗎?你看過戲演得比梁朝偉還要好的陳奕迅嗎?幸好《擺渡人》還有一個陳奕迅,他的存在拯救了整部電影。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