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囍事
2016 這一年對許多中國大陸電影業界人士來說,是波濤洶湧的一年。從年初信誓旦旦,喊出年度總票房要突破人民幣 600 億,到最後,這個預期數字一路往下修正,從 600 億到 500 億,最後到了 11 月初,前面 10 個月的全國總票房結算,竟然還不到人民幣 390 億。原本被寄與厚望的幾部大片,票房紛紛不如預期,因而對於即將到來的 2017 年賀歲檔期票房表現,各方也開始有了不同的期待。
賀歲片始自 1980 兩大電影公司的競爭
「賀歲片」其實並非電影史上固有的傳統,這個現象真正開始發燒,始自於 1980 年代初期的香港。當時的香港正值經濟起飛高峰期,即使是一般小市民,手邊也有一些閒錢可以花用,特別是新年假期,華人的習慣總是要全家人一同出遊。香港地狹人稠,看電影便成了既經濟又實惠的重點娛樂項目。
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賀歲片,是 1982 年由新藝城電影公司推出的《最佳拍檔》,片中找來紅透半邊天的歌神許冠傑,搭擋光頭麥嘉與精靈可愛的張艾嘉,結合誇張搞笑與警匪探案,一推出便造成轟動。當年與新藝城捉對廝殺的嘉禾電影公司,眼看《最佳拍檔》的成功示範,隨後也跟著推出《警察故事》打對台。從此正式開闢了華人影壇的「賀歲片」檔期特殊戰場。
2016 中國賀歲檔成功 激發 2017 上片量再增
再說回 2017 年中國大陸的賀歲片現況,攤開片單,如果只看狹義的春節檔,目前確定將在 1 月 28 日上映的片子總共有 12 部;如果從耶誕檔期算起,則總共有 22 部。與上個同期的 17 部相比,數量不減反增,但是當時的賀歲檔影片中,有 3 部好萊塢大片《新世紀福爾摩斯:地獄新娘》《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功夫熊貓 3 》。儘管如此,單靠周星馳執導的一部《美人魚》,總票房就超過了人民幣 33 億元,這個數字比中國大陸 2016 年全國單月平均的票房還要高出一截。因而我們可以推測,2017 年賀歲檔期片子數量增加,在某種程度上,很可能是受到了 2016 年賀歲檔期的激勵,再加上 2015 年整體票房不斷攀升,前景一片看好,投資方大膽加碼搶進的緣故。
然而 2017 年賀歲檔期即使片子總體數量增加,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在地喜劇電影,例如由新科金馬獎影帝范偉主演的《絕世高手》,非常「接地氣」的《東北往事之破馬張飛》《我說的都是真的》,在劇情與卡司上都分別如同 1990 年代香港電影的《情聖》與《老師也瘋狂》,以及明顯瞄準兒少市場的《封神道:哪吒鬧海》《熊出沒之奇幻空間》等等。與去年同期相比,也許在量的方面略勝籌,但是在質的方面卻可能沒有去年的《老炮兒》或《唐人街探案》等影片的成績。
大牌盡出的 2017 賀歲檔
真正能夠稱得上大片規模,在預期中可能衝出超級長紅票房的 2017 賀歲檔電影,其中成龍就佔了《功夫瑜伽》與《鐵道飛虎》兩部,另外還有早就引起各方關注多時的,由周星馳監製、徐克導演的《西遊伏妖篇 2》,以及王家衛久違的喜劇,新片《擺渡人》、才剛剛舉行過首映的張藝謀新片《長城》等。還有由台灣攝製的《健忘村》,雖然卡司陣容也相當堅強,不過是否能夠接上中國大陸電影觀眾的「地氣」,卻是相當大的變數。其中《西遊伏妖篇 2 》與《功夫瑜伽》應該是賀歲檔的主戰場,也是觀察 2017 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整體走勢的重要指標,若不能雙雙突破人民幣 15 億到 20 億以上的成績,對於電影業界將會是一記響亮的警鐘,甚至有可能導致市場的全面大洗牌。
值得觀察的一點是,從 2010 年到 2015 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的收入規模從人民幣 100 億出頭,一路竄升到 440 億以上;全國的銀幕總數,也從 2010 年的 6200 多面增加到 2015 年的 31600 多面。這 5 年之間,中國電影界面臨的是超乎想像的,幾乎如同火箭噴射式的爆發成長。然而這個驚人的節奏,卻在 2016 年突然慢了下來,假如前面 5 年的飛躍成長,是一個華麗的氣泡,那麼從 2017 年開始,在氣泡被戳破之後,整個中國電影產業,開始被迫面對泡泡外的殘酷現實。套一句中國朋友經常說的話「潮水退了以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當浮躁的錢潮滾滾開始沉澱,產業才正要顯露出真實的基本面。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電影整體票房走勢長期來說當然還是往上,但這曲線向上的角度是平緩是陡峭,還在未定之天。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