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 11 除了瘋狂購物,你到京站威秀影城向「未來3D」致敬了嗎?中國信託創投文創投資中心為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全球商業首映投資了特殊放映設備。創投為什麼要投資?又如何選擇投資標的?中信創投邱明慧副總接受重擊訪問,談談這次創投的契機。
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製作費約 16 億台幣( 5 千萬美金),只是一部中型預算規模的好萊塢電影,拍攝工作期 47 天,場景只有亞特蘭大和摩洛哥兩地,沒有僱請高費用的拍攝團隊。為了實驗新技術,預算主要以後期製作為重點,後製花了超過 1 年 5 個月。中信創投沒有投資影片本身,因為電影只投國片,且李安的電影並不缺國際資金,至於會投戲院放映設備,是 2 年前的機緣。當初在坎城影展時,就聽說發行商在尋找放映戲院,直到上片在即,仍在尋求增加放映廳數量,後來李安的一句話:「如果台灣有廳,全球首映就在台灣舉行」,讓邱明慧得以說服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讓這項投資不只是為了賺錢,更希望能對產業發展起到示範作用。如果中信沒有投資,全球首映可能就會在北京舉行。其實加上台北,全世界也只有 5 個廳有這個特別的放映設備。電影從宣傳開始,一路受到媒體超高規格的報導,以此來看,中信文創這項以企業社會責任為考量的投資相當成功。
中信投資的影廳位於京站威秀中,共有 323 個座位,總投資金額在 3 到 5 千萬之間,票房要衝到 6 千萬才能回本,每張票 800 元,共需 7 萬5 千人次,滿座 232 場才能達標,以目前狀態,大約是 3 個月的檔期。台灣打出全球最低定價,就是希望衝高觀影人數,也希望讓亞洲地區的電影專業人士來台北觀影,進而帶來更多隱藏的觀光效益。
中信投資文創產業的緣起
2003 年是國片的最谷底,3 部片累積票房只有 203 萬,從 2000 年開始的這 10 年,國片很難引起投資人的興趣。中信創投之所以選擇開始投資電影,是因為 2010 年看到中國電影市場首次破 100 億人民幣(以當時匯率大約是 4、5 百億台幣的規模),同年台灣市場的規模達 50 億台幣,其中 90% 以上都是以美商八大為主的外片。2010 年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6 月正式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立法院也在 8 月通過施行,台灣電影等同於港片( 2003 CEPA ),只要有片商願意引進,在中國放映便不受配額限制註。
邱明慧表示,4、5 百億的市場規模,使用相同的語言,又沒有配額限制,如果台灣的電影能夠銷到中國,又能佔到一定比例,10% 就是台灣整年的市場規模。當年台灣演員在中國有競爭力,而對岸自製的電影才剛起步,加上所有預測都認為,中國市場在 5 到 10 年內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這些因素讓邱明慧認為國片很有機會,因此跑去說服長官們。事後來看,中國 2015 年的總票房衝到的 430 億人民幣,今年雖成長不如往年快速,但二、三線城市的銀幕數量繼續增加中,上半年的票房數字也超過去年同期,可以說符合她對中國市場的想像。
中信創投決定從小金額開始嘗試,集團的銀行信用卡、公關、電子銀行部門也都一起投入協助行銷,所屬 ATM 播放電影預告、舉辦盛大首映會、信用卡部門配合刷中信卡票價一律早場優惠等等。中信創投投資的第一部電影,是九把刀攜手蕭敬騰的處女作《殺手歐陽盆栽》(2011),投資績效很好,很短的時間內就回收了,報酬率大約是 30%。
2011 是台灣電影最好的一年,包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都很賣座,國片創下 15 億規模的高峰,讓市場從 50 億擴大到 65 億,中信創投在對的時機進入對的市場,是目前唯一一家成立「文創投資中心」的金控創投。
中信創投整合政府基金投資國片
中信創投投資文創起於電影,主要目標鎖定電影、電視、音樂。但電影投資有個缺點,沒辦法累積,因為投資電影都要單獨成立單片公司,才符合金控法規,像投資《志氣》( 2013 )時成立的志氣高電影公司,這讓版權的處理變得相當麻煩。台灣自從中影公司影城歇業並減少製片業務後,電影圈都是一家家小小的公司,大的製片、製片廠和編劇的開發幾乎停滯。為了投資長遠性,中信創投在 2012 年設立「華文創」,以平台方式長期投資電影製作並累積片庫,邀請資深電視人何琇瓊擔任董事長、知名的製片人葉如芬擔任總監製,主導電影電視方面的投製業務。
透過中信文創與華文創分別投資,彈性空間較大,依據製作團隊的接受度、資金規模大小、政府的基金要不要加入等因素,來決定哪一個公司投比較適合。今年金馬 8 項入圍的《一路順風》,就是由華文創的葉如芬擔任監製,有些電影人覺得每次為一部片開公司很煩,就由華文創來投資;有的團隊在溝通後傾向成立單片公司,就由中信創投整合政府基金一起投資。
投資電影的目標就是「商業片」
電影的特性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資本大量且密集流動,李安的第一部片《推手》預算 1200 萬台幣,當時是新聞局的輔導金加上中影出資,他非常感謝這個機會:「我只要有第一次的機會,我的作品會證明我自己,下一部作品就有人願意投資。」而他也證明了自己,前三部電影部部賺錢,《推手》(1991)、《囍宴》(1993)、《飲食男女》(1994),也才會有後來哥倫比亞影業投資《理性與感性》(1995)和《臥虎藏龍》(2000),現在產業景氣稍微好一點,很多新導演一來開口就要求五六千萬,也講不清楚自己的預算規劃為什麼需要,沒有國際級導演的才華,但都要求要有國際級導演的預算,怎麼說服得了投資者,這也是產業和資金對話需要逐步改進的地方。
以《我的少女時代》為例,成本約 8 千 5 百萬、全球票房將近 20 億,戲院分一半,10 億就是超過 10 倍的獲利。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到這種獲利,就是創投最愛的高風險高報酬特性。邱明慧認為,台灣電影雖然近幾年在走下坡,但每年還是有能夠創造利潤的作品產出。以 2015 年為例:票房破 5 千萬的共 6 部(圖),大約有 10 部電影賺到錢,雖然相較中國仍舊是不景氣,但若以華人市場的角度來看,依舊值得經營。
對話很重要,文創業者要如何和資方對話呢?
中信投資電影雖然以商業片為主,也投資少數紀錄片,包括《夢想海洋》《我們的那時此刻》,以及 CNEX STUDIO ,因為紀錄片肩負了社會責任且具有影響力,投資是基於公益考量,並非僅是商業回報。
多領域投資,決定因素在於團隊
電影之外,中信文創還投資大約許多不同領域的重點公司,包含了電子書、舞台劇、電視、音樂、表演藝術、遊戲、網路……等產業,都是以公司形式投資,但影視音佔比還是最高,大約四成。每年平均要看一百多個案子,幾年下來一共看了 652 個案子,約 2% 的投資比率。其中誠品生活(2926)、霹靂(8450)、華研(8446),都是文創產業第一批上市、上櫃,且經營績效非常優良的公司。
投資最主要看經營團隊,譬如已經投資 5 年的華研,營業額從最初的 4 億高速成長到 12 億,EPS(每股盈餘)也由 2.9 元一路爬升到 6 元。華研之所以會這麼成功,就是因為他的經營者—–董事長呂燕清有著 2、30 年的專業經驗,他規劃了公司的整體方向,副董事長呂世玉則負責音樂製作,而總經理何燕玲主責藝人管理、行銷、業務。經紀業務除了歌手外,也拓展到插畫家,現在簽約 7、8 位,包含掰掰啾啾與爽爽貓等,與藝人相互跨界合作、聯合接案。在剛剛公布財報上,華研的營業收入成長 39%、獲利成長 25%,是非常令人敬佩的經營團隊。
中信創投在投資華研前,曾做過完整的產業拜訪—–很多公司因為負債太多、或經營團隊不完整、又或許太專注在單一領域,譬如只想做音樂,因此很難看出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些對投資人來講風險都太高。華研大部分的藝人都是從出道就開始培養,譬如 S.H.E. 是從歌唱比賽開始,培養長達 15 年,因此藝人向心力高,就像創投要投早期公司的概念。目前 20 組藝人可以創造出來的營收,未來如果能做到 40 組、 60 組,公司自然能夠良性成長。除此之外,還有數位授權,華研 2 千多首的音樂著作,版權都很清楚,阿里巴巴、騰訊一開始購買合法版權後,授權金是高達 97% 以上接近零成本的淨利,這部分的收益都是最快速增長,且超過原來評估的。
在這幾年和娛樂(文創)產業對話之後,邱明慧也有些心得:「中信文創投資現在已經形成一個生態系統( ecosystem ),我們投電影的同時,也希望能替華研藝人創造機會,不論是參與演出、還是電影原聲帶的合作;投舞台劇,看能不能請牛爾老師來客串並與品牌化妝品共同合作廣告及行銷。」她表示,品牌標語「 We are family 」就是想建立一個相互發揮綜效的生態系,但這個體系不會集團化也不會中信化,因為投資和經營完全是兩回事,一定要守住界線和分際。創投希望能創造出最大利益的立場,一定要讓經營團隊利潤最大化,投資才算真的成功。過去 5 年來累積的經驗,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贏得客戶的尊敬,不僅沒有干涉他們的專業,同時也希望拋磚引玉,吸引其他的專業財團或資金一起共襄盛舉,這樣也才能真正幫助到產業。
到韓國考察的心得 「文創格局要夠大」
為了累積更精準的文創投資眼光,邱明慧剛去韓國考察舞台劇、音樂劇。3 天半看了 5 場演出,還去參觀了樂天 Fitin 百貨裡「 Klive 」的 Holography 全息投影演唱會。看了 5 種形式的 5 齣劇,其中規格最高的一齣,是韓國原創音樂劇《那些日子》(뮤지컬),燈光、音響、舞台設計不說,演員能歌、能演、能跳、能打,整體水準完全不輸給百老匯。
韓國音樂劇《那些日子》排練記者會
亞洲金融危機後,南韓前總統金大中提出「文化救國」,將文化產業列為 21 世紀國家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訂定「韓國文化世界化」的策略。2009 年中,韓國成立文化產業振興院,在經濟規模上已經成為文化輸出強國,距離「文化救國」提出的時間剛好過十年。這十年來,他們到底做了哪些事?決定要好好研究。
邱明慧經過研究後認為,資金及足夠檔期的場地都能由資方負責,但首要還是內容格局一定要放大,並達到與國際競爭的標準,因此故事必須具備普遍性與全球化兩個特點。「戲劇和影像的影響力非常巨大,文創投資就是要擴大一個好作品的影響力,本來也許只有幾千人能看到,要讓更多、更大倍數的觀眾都能看到。」
「像太陽馬戲團、夢幻舞馬這樣的表演到台灣,演出酬勞、成本、票房都是上億的規模,所以台灣不是沒有市場,是我們做不出國際級的表演,賺不到這個票房。中信就是希望激發出產業經營者的企圖心,你做得出來,創投就一定找得到資金。」邱明慧說,《那些日子》1700 個座位的劇場連演 3 個月,那是十幾萬人次的市場,算算有多大,當然可以請到最好的明星、最高規格的舞台設計、燈光音響…這才叫產業規模。韓國推動文創產業十年有成,做創投的如果 5 年能夠投出一個同樣規模的作品,那也就於願足矣。看到人家產業的進步,更激發出「好想贏韓國」的感慨,因為我們真的是輸太多了。
延伸閱讀:
「2003 年後,依據 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等相關規定,香港電影進入內地市場不再受配額限制,合拍片中港方工作人員的比例也可高達 2/3,更為香港影人北上潮推波助瀾。」
「2010 年的海峽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ECFA ),2013 年正式實施的《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合作管理的現行辦法》,取消了台灣電影的配額限制,為台灣電影進入大陸市場,以及兩岸合拍電影開辟了道路。借此東風,當年即有《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等 5 部影片登陸。」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