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雀雀
多莉這次要去哪裡呢?他又要怎麽找到回家的路?
20 年前《ID4星際終結者》全球大賣 8 億多美元,然後在今年推出了續集《ID4 星際重生》。13 年前《海底總動員》賣 8 億多美元,然後也在今年推出了續集《海底總動員 2:多莉去哪兒?》。我們不難看出世界影壇現在所面對到的窘境,就是拍一部全新故事的電影很難也很難賣,而拍一部續集或者是重拍版相對簡單。君不見 2015 年十大賣座電影裡有八部都是續集或重拍版?
奇妙的是,觀眾對待全新電影很挑剔、很嚴厲,但看待續集電影則非常寬容、易買單。即便續集電影裡頭幾乎毫無創新也仍能締造佳績。這並非全然在說《海底總動員 2》(雖說這片也帶有巨大續集包袱是沒錯)。事實上放在《海底總動員 2》之前的導短片《Piper》 就已經昭然告訴大家皮克斯的動畫技術早就已經非常進步(進步到顆粒、毛髮處理都可細緻到用 iMAX 看都很棒的等級),要不是《海底總動員 2》和《星際大戰》都有得顧及與前片連戲和場域氛圍需要一樣的前提,電影在角色外型的打造方面,並沒有繼續維持視覺上較為塑膠的低階質感必要。
好了,所以我們瞭解為了與第一集原汁原味的風格連戲是皮克斯逼不得已,但關於故事發展和情節轉折方式都顯露出舊時代迪士尼才會有的老氣這件事情又該怎麼說呢?
《海底總動員 2》描述的是在尼莫和爸爸團聚之後半年,多莉突然想起家人、突然失蹤,於是尼莫父子檔一起去找多莉的故事。說是這樣說,但小丑魚父子的戲份退居到第三配角之後,甚至幾乎要被其他配角搶戲搶光光,用這樣的配角心念去定名的《海底總動員 2:多莉去哪兒?》片名是有點奇怪,如果把英文片名「Finding Dory」當作是由配角變主角的多莉在尋找家人的旅程上同時完成了一場找尋自我認同成長歷程,找到的其實是多莉自己的話,這樣去解讀就合理多了。
第一集的小丑魚爸爸馬林冒險是為了「找回家人」、第二集的多莉冒險是為了「找回家」,多莉的問題不是在外面世界茫茫大海,而是她必須要在自己健忘的腦海裡壯遊,這本來是一個可以大書特書的自我懷疑與自我認同過程,畢竟當初愛《海底總動員》的觀眾在經過 13 年以後應該都很適合來聊聊這個主題,但一路陪著多莉把《海底總動員 2》看完,看見的是這趟旅行大海的部分只有多莉一路問問題然後一直忘記,到了海洋保育中心之後認識章魚哥七條郎,七條郎一路幫忙多莉找到老朋友與找到老家的諸多零碎過程。多莉和尼莫父子一直沒順利相逢的錯過是本片最多的轉折、多莉好不容易找到爸媽則是這部動畫最引人動容之處。可是這一切故事發展和情節轉折方式不斷地顯露了舊時代迪士尼才會有的老氣,一切行影過程發展得如此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到看完電影會很難記得電影中間到底發生了哪些值得一提的事?到最後多莉快與家人重逢時,電影才又變得好看。相較之下,諧仿《玩具總動員》的《寵物當家》電影劇情全程一路梗多梗多熱鬧,可能還比較吸引小孩一些。
照理來說,《海底總動員2》要新角色有新角色、要新場景有新場景(而且都是在人類的地盤)。例如七條郎對大海有不好的經驗與印象所以不回家,反而和人類一樣瘋狂地去追求一個標籤、打算到有人願意欣賞他的地方,這種不想回老家的遊子心態其實可以更深入地去探討;例如小丑魚父子再度離家是為了早就將以視之為家人的多莉,過程遇到難關就討論要是多莉會怎麼勇敢法?但卻沒有展現如同首集那股死活都要找回家人的動人情感力量… … 確實討喜的角色是動畫受歡迎的首要要素,第二集有更多的可愛角色陸續出場,但搭配出讓觀眾驚嘆刻腦的劇情故事才是能讓電影邁入經典殿堂的根本基石。關於這一點,不敢大膽發揮創造全新觀點視界的皮克斯/迪士尼恐怕不是沒有能耐那麼做(他們人才濟濟),而是被現今電影製造趨勢的商業考量所綁架,才會演成和第一集這麼像的稍嫌無趣的劇情。
第二集的多莉冒險是為了「找回家」的路,但是部分只有多莉一路問問題、不斷忘記的過程。
通常表現法很特異的電影才會提醒觀眾要各自去解讀電影、多多帶一些思考的收穫回家,但若你能在明明發展性很寬廣卻故意展現平庸的故事上面多做一些形而上的各自延伸想像,才會是這部電影最有趣的地方。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