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臥虎藏龍》享譽國際後十五年,竟有人想到找來當年的動作指導袁和平拍攝續集,將俞秀蓮和青冥劍的傳奇延續下去,然而袁和平原本便是以傳統武俠動作見長的導演,敘事風格從來不是他的強項,硬要他和李安站上同一個天平著實不是太公平。事實上這部新片如果捨棄李安和《臥虎藏龍》之名,只叫《青冥寶劍》,它就是部頗為老派的傳統武俠片,回歸到傳統武俠的寶物爭奪與江湖恩怨,該有的動作場面與大場面都俱備,在武打設計和畫面上亦偶有亮點之作,單看武打和江湖兒女恩怨敘事,至少稱得上四平八穩。在好萊塢的團隊與編劇協助下,袁和平這次也穩健地把故事講完,而不是像《蘇乞兒》那樣,胡亂拼湊前後兩段毫無連結性可言的故事。
《臥虎藏龍:青冥寶劍》錯就錯在《臥虎藏龍》並不只是一部武俠片,它是部融合武俠精神的劇情片,所有武俠奇觀背後都有著對於俠義的辯證與東方哲思;有這樣一個過強對手在前,被冠上《臥虎藏龍 》頭銜的《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就顯得狗尾續貂,至少很難讓人覺得這是續集的架勢,因為已完全失去《臥虎藏龍》的核心精神。
徒具《臥虎藏龍》之型 未能延續其神
延續《臥虎藏龍》的攝影構圖、服裝美術、沉靜配樂等技術自然是沒有問題,甚至編劇也對於劇情下了苦心,在劇情結構與角色上處處與《臥虎藏龍》作呼應:除了俞秀蓮取代李慕白為人師,以導正徒兒的苦心,亦有劉承羽的雪瓶延續玉嬌龍的橫衝直率,岑勇康飾演的魏方則繼續玉嬌龍的正邪兩難。反倒甄子丹的孟思昭雖然是首集曾提及的人物,但在本集從出場到作為都很難企及首集刻劃出的俠客形象,反倒開始寫他與俞秀蓮的互動時,把楊紫瓊的俞秀蓮都有點拖下水。
然而型容易學,要學其神就難了。一樣是客棧打鬥露臉戲,玉嬌龍當年的鬥群雄不但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背後更有不懂世事大家閨秀挑戰整個世界的好奇與好強,但在甄子丹的孟思昭,那就是尋常的江湖亂鬥爭強弱罷了。
在《臥虎藏龍》裡,青冥寶劍的爭奪表面上是推動劇情的動力,但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青冥寶劍是誰偷取(因為大家早就知道),重點還在於玉嬌龍怎麼樣真正體悟到武,而後又能體悟到俠,心甘情願放下寶物,拾起更重要的責任。但《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則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武俠故事,青冥寶劍的爭奪,以及爭奪中牽涉出的恩怨情仇真的是主體。從打鬥到爭奪,《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徒具《臥虎藏龍》型式,卻完全不具有《臥虎藏龍》每場打戲背後的意涵,要說是續集確實是太過勉強,兩部片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
就袁和平與武打片而言 仍算得是中上佳作
且讓我們拿開李安和《臥虎藏龍》設下的高標障礙,如果把《臥虎藏龍:青冥寶劍》視為一個單純的番外篇甚至獨立作品來看,除了甄子丹飾演的孟思昭從外顯的牛仔帽到角色與演出都不甚理想,但俞秀蓮、雪瓶、魏方角色間的對手戲其實都還是有用心呼應之處。
武打戲部分自屬甄子丹與魏方一段冰上相鬥最饒富新意,但其他的個人戰或大場面調度亦屬不過不失,都在水準之上,完全沒有浪費甄子丹和楊紫瓊這兩位硬底子武打演員,而劉承羽的武打底子也頗為吸睛,雖然無法與章子怡相提並論,但她的倔強堅定和武打動作也是另一種特色。
《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在設定為英文發音的前提下,大幅限縮了年輕演員的啟用範圍,為了要說英文而不得不選混血兒面孔的劉承羽,以及好萊塢演法的岑勇康,還是時不時讓人覺得出戲。這樣的前提也與李安背道而馳,李安先秉持能符合東方觀點的選角與風格,再企圖讓這樣的風格國際化;《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則是先設定國際化布局,才考慮亞裔面孔演員,其實它在中國無法得到太高評價實屬正常,然而亦無法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才是它真正的問題,看來傳統武俠不僅在華人市場已然褪色,連西方人都已不會輕易買單。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