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美式足球聯盟真實醜聞改編,《震盪效應》結合充滿話題性的故事,以及廣受喜愛的男主角威爾史密斯備受好評的演出,上映前被視為有望衝擊今年奧斯卡的黑馬之一。但過於龐大繁雜的敘事野心,加上導演的功力不足,讓作品雖有良好意圖,卻缺乏良好執行,終究與幾週前的《好萊塢的黑名單》一樣,成為另一部雷聲大雨點小的傳記電影。
可惜的是,比起多數時候照本宣科的《好萊塢的黑名單》,《震盪效應》其實單就潛力而言,有機會成為一部水準之上的電影。除了美式足球對球員身心健康造成的嚴重傷害——特別是腦震盪與本片討論的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CTE )——近年一直是熱門話題。片中怵目驚心的既成畫面,加上美式足球與美國文化之間密不可分關係,以及稍後將討論到的良心無比掙扎角色,讓某些一閃而過的瞬間,幾乎有《驚爆內幕》的電影高度。
然而,導演兼編劇的彼德藍德斯曼,試圖在片中塞入大量支線與議題的做法,不僅稀釋各個故事/角色的重要性,破碎的剪接也造成許多敘事虎頭蛇尾,如某個影響結局甚深的角色前後只出現不到 3 分鐘;或是對敘事造成反效果(如男主角的出場)。此外,片中從角色延伸到台詞,近乎幼稚的黑白分明、敵我對立亦讓人難以投入故事,讓最後結局可預期的同時,亦少了應有的張力與衝擊,是電影另一致命傷。
當然,電影好壞與主角表現不無直接關係(《好萊塢的黑名單》同樣是個好例子);但《震盪效應》裡,威爾史密斯的演出只能說不過不失,離從影生涯最佳演出還有一段距離。問題主要在於,先不論史密斯相當可疑的口音與明顯的明星氣息,片中角色被刻劃成一個幾乎可以說是兼具智慧與高貴情操的聖人,讓演出空間除一貫的「堅毅勇敢」外,沒有太多選擇。
相較之下,其他演員如:近年靠著劇情路線找到生涯第二春的艾伯特布魯克斯、向來是劇情類配角好夥伴的大衛摩斯、潛力無窮的艾德瓦利亞肯努耶阿嘉巴傑,以及內心掙扎但努力做對的選擇的亞歷鮑德溫;無論角色或表現,都比史密斯來得有衝突且搶眼,布魯克斯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對戲場景中,用那份低調的正義感壓過史密斯的外放光芒,莫名成為全片最討喜的角色。
在轉行當導演前,藍德斯曼早年是記者兼小說家出身,以辛辣且具高度爭議性的題材聞名,因此不難理解為何藍德斯曼會對《震盪效應》題材感興趣,片中也可以看見其大聲疾呼、渴望改變的努力,與對主角義舉的肯定,只是力有未逮依舊是不爭的事實——往好的方面想,至少從《關鍵目擊》、《告密者》到本片,水準有明顯變好的趨勢。《震盪效應》有著中規中矩的製作,一群優秀演員,只可惜在處理如此具有張力的題材時,電影本身實在無法給觀眾帶來太多震盪。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