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一個勺子》:在小人物傳統中求新求「變」

0

CapturFiles_92

一個勺子》堪稱 2014 年的金馬大驚奇,作為「皇上」演員陳建斌首次演而優則導的處女作,不但承續中國獨立製片的正宗題材,注入不同拍攝風格,更為陳建斌同時奪下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新導演兩座金馬,是含金量特別高的一部話題作品,也造就了傳奇的陳建斌之夜。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一個勺子》終於繼當時同期競爭對手《殯棺》(今年於台灣正式上映時改名為《心迷宮》)之後在台正式上映── 有關中國電影在台灣上映的時間差,多離奇的都有,《一個勺子》其實不算離譜,只能多給聲嘆息。 跟《殯棺》一樣「很接中國地氣」的《一個勺子》,既守成又有新意,可以說是延續了中國電影傳統的小人物故事,其中究竟有何妙處讓它成為金馬的奇蹟之作?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

◎ 題材承續偉大傳統 小人物在現代社會中怎樣?

12304304_973108096105628_3294983755465233886_o

《一個勺子》既守成又有新意,延續了中國電影傳統的小人物故事

《一個勺子》繼承了宛如《黃土地》、《三峽好人》以來一脈相承的中國獨立電影「小人物」精神脈絡,以簡單的故事架構,略帶諷刺卻又充滿同情地探討觀念傳統保守的善良小人物,其如何在金錢至上、發展快速的商業時代中,被沖刷、被欺負、無所適從,不知現在出了什麼問題、也不知未來該去向何方的茫漠。

故事中善良平凡的鄉下夫妻單純可愛,更映照出身旁各種邪惡冷漠、自私的思考如何令人「想不透」,表面上看來「勺子」(傻子)是不斷被騙的主角,然而看電影的你我又怎能猜得透究竟人在現代社會中可以淪喪到何種地步?

勺子固然傻,卻始終堅持做他認為對的事、不去傷害他人,他的傻與天真反襯著各式人心的變異,呈現起來更令人覺得驚心動魄。

中國社會在改革開放後歷經二十年的狂飆期,城市社會變動之速冠絕全球,許多導演拍來拍去,主題離不開人如何在社會劇烈變動中失落。《一個勺子》走的無疑是這個路線,卻返璞歸真到一個極其簡單的架構、人物與情節,作為一個新導演,陳建斌顯然選擇在能力範圍內「小題大作」,完成度也因此不容小覤,畢竟前頭已經有太多類似的經典故事。

◎ 電影語言與節奏 更貼近現代觀影經驗

一個勺子

陳建斌憑藉本片贏得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導演獎

就故事情節來講,《一個勺子》固然顯得守舊,但在電影語言的進化上,就有令人驚艷的調合。

過去小人物式電影,多半以冗長的定鏡頭安靜呈現小人物瑣碎平凡的日常,對現代觀眾而言較難親近。《一個勺子》既然致敬傳統,自然對長鏡頭手法非常敏銳,在舖陳夫妻人物性格時就保留這樣的手法,但當鏡頭轉到都市衝突時,卻選擇更加商業簡潔的敘事語言,以此強化戲劇的精彩度,而對白也比傳統獨立製片更加流暢商業化,適當取得商業與藝術間的平衡,讓全片既有神采又極具幽默感。

可惜電影來到中後段,仍然犯了新導演「太直白」的毛病,一次把想說的說盡,又不斷強調全片宗旨,罔顧其實前面故事講得很好,觀眾已經明白意思了。結尾一段戲更為了突出象徵意義而犧牲合理劇情,使得全片大打折扣,甚是可惜。

扣除老梗的故事,陳建斌和蔣勤勤這對夫妻自然逼真的演出,與不失可看性的調度、敘事與對白,讓《一個勺子》仍是值得一看的電影。不過,要在故事裡發掘太多新意與洞察,那就不是很容易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現為自由寫手,從企劃編劇、影劇評論到採訪紀錄,只要是喜歡的東西無一不能寫。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