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漢欣 轉載自友站泛科學)
這當然不是最新續集的片名。
《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時間背景設定在黑猩猩凱薩的主人(James Franco飾)死後十年,這十年足以讓人猿社群發展出自己的文明。雖然在真實世界中,這個續集電影距離上集《猩球崛起》不過三年光景,在電影科技的世界裡,卻已相當漫長,長到足以發展出高科技繪圖技術,在工作室中創造一片森林、長到足以讓電影公司捨棄高薪的好萊塢巨星,開發新的票房寵兒--飾演凱薩卻不曾露臉的Andy Serkis。若他走在路上,絕對只會被當成路人讓你走過路過就錯過,因為不同於傳統電影角色的攝影方法,動作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用攝影機捕捉了Serkis的動作當做框架,再以電腦繪出虛擬的人猿凱薩。
動作捕捉技術讓電影團隊能創造出非人類角色,如《魔戒》的咕嚕、《阿凡達》的納美人和《猩球崛起》的人猿,也能改變角色的外貌,像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中雞皮鶴髮的Brad Pitt。演員在身上的重點部位(不是那三點)裝上反射標籤,精心校準的單色攝影機追蹤這些標籤的動作,再由內嵌的處理器輸出標籤的確切座標到電腦系統,動作標籤的資料會變成數個互相連接的點,以呈現真人演員如何扮演虛擬角色,然後動畫師將動作標籤的資料連結畫面中角色的肩膀、膝蓋跟腳等部位,將動作調整的更像人猿的生理結構。一部動作捕捉電影同時也會大量使用較常見的高解析度攝影機來記錄整個場景,以作為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參考。
一直以來這件極複雜的工作只在工作室或戶外的小小區域完成,因為要小心控制任何會影響追蹤動作標籤的光照、陰影和反射。但是今年暑假檔的《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將動作捕捉技術拉到野外,超過85%的電影都在工作室外拍攝,像是在溫哥華附近的森林和紐奧良周邊的戶外場景,因為電影中有2000隻人猿住在類似雨林的環境,這在技術上是個巨大的挑戰。來自紐西蘭電影特效公司Weta Digital的資深視覺效果總監Joe Letteri說:「我們想要深入下雨潮溼的森林,若想要精準的捕捉動作,這完全就是最爛的狀況。」
為求完美,劇組用了約50台動作捕捉攝影機跟八台高解析攝影機,為什麼要這麼多?Letteri解釋,不像在上集《猩球崛起》中大部分被單獨關在籠子裡的人猿,這集的人猿沒有束縛的四處奔跑,畫面看起來相當擁擠,同時有多位演員在樹叢間移動,不時會擋住單獨一台攝影的鏡頭,有了五十台攝影機,不管發生什麼事,至少會有一台攝影機可以捕捉到最多的動作標籤。工作人員將一些攝影機設置在地上偽裝成苔蘚,其他的放在五公尺高、可以支撐數台攝影機的鋁塔上,將每台攝影機裝設支架,固定在環境中的平台。動作捕捉總監Dejan Momcilovic說,他們精心佈置攝影機,在後製時也仔細移除所有攝影機排列的跡象,但還是可能有眼尖的觀眾在某片葉子或苔蘚下發現攝影機的鏡頭。
為配合拍攝,攝影機的擺設必須每天重新設定和校正,工作人員拿著有動作標籤的桿子在演員會經過的場景走來走去,確定每個地方的攝影機都可以捕捉到動作,一陣強風或是有人拔山倒樹而來撞上攝影機支架,都會擾亂攝影機位置,而讓工作人員必須重新校正。在這個氣候裡,攝影機需要妥善的保護,即使隔天還會回到同樣場景,每天拍攝結束後,還是要將整組設備打包帶走,因為機器不能待在潮溼的森林中。
每個演員在臉部點上白色顏料,由頭戴式攝影機記錄表情,身上穿戴48個標籤,因為無法控制戶外的光線,Weta的團隊無法使用標準的反射標籤,雖然他們先前為了《猩球崛起》的小段外景研發出紅外線LED標籤,但這組裝備不能滿足長期拍攝的條件,所以Momcilovic等人在LED外包裝半透明的塑膠,塑膠強度足以抵擋鐵鎚敲擊而保護內部的LED燈,再將這組設備用維可牢固定在演員身上,工作人員可以遙控LED的開關,或是配合環境調整明暗。
身著LED裝同時出現在一個場景的演員人數可高達13人,攝影機的處理器即時分析完影像中標籤位置後,直接傳遞到場邊的伺服器,當工作人員將伺服器帶出森林並連上網,伺服器將動作捕捉資料寄到紐西蘭的Weta工作室,動畫團隊即可開始製作虛擬人猿。
前幾週在加拿大森林的拍攝已經遇到最艱鉅的技術挑戰,之後電腦處理最困難的場景是全電腦繪圖的紐奧良周圍工業環境,Letteri表示,最後的步驟非常繁瑣,畫面中所有的物件都是電腦繪圖產生的,包括夜晚的燈火輝煌、摩天大樓半成品上頭的無數人猿,處理這個環境下的毛髮、肌肉、臉部表情,都需要耗費極大功夫,每個場景大概需要550個核心處理器小時,可想而知,動畫團隊用了一卡車的多核心電腦,通常有200到1000個處理器同時運作,尖峰時刻甚至高達5000個。至於花這麼多心血值得嗎?就有待客官去電影院鑑定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