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氣作品《深夜食堂》前陣子上映了電影版,娛樂重擊有幸透過新經典文化簡單訪問了同名日劇、電影的製作人遠藤日登思,沒想到後來還買一送二,多了電影男主角小林薰和原著作者安倍夜郎,跟我們談談他們眼裡的深夜食堂及參與製作的心得。
深夜食堂出現的料理很多,為什麼挑中「拿坡里義大利麵」、「山藥泥蓋飯」、「咖哩飯」這三道菜?
遠藤日登思:導演選了這三道菜是因為多數日本人喜愛,是令人懷念的好味道。這三道菜也很自然地與劇中角色的性格與故事有所關繫:電影中的三段故事主要都來日本其他地方,而不是東京出身。松岡錠司導演在「拿坡里義大利麵」反映出在地特色,讓人同情這故事女主角的際遇;「山藥泥蓋飯」的主角美知留來出產好米的新潟,最後老闆煮了一鍋美味的陶鍋炊飯;「咖哩飯」則是地震災區撫慰人心的料理。劇中角色都與料理有一點「關係」,我想這是導演的意圖。
深夜食堂是個很特別的空間,客人進來後好像就可以很放心的把自己交出去、放心說出想說的話,您覺得這個空間的魔力是什麼?拍攝時如何傳達?
遠藤:深夜食堂電影的布景是特別搭建的,不過常被說擁有似曾相識的氛圍。我覺得這間店的魅力是:沒特別刻意打造,卻有溫度;不怎麼新,卻很乾淨。店裡的老闆接待客人,維持著剛剛好的距離感。這些元素堆疊出如此讓人放鬆、充滿魅力的一間店。
如果可以,您最想幫老闆增添什麼菜色?或是幫食堂增添什麼功能?
遠藤:我會先點「紅香腸」!全新功能嗎?我覺得根本沒必要耶。
深夜食堂不只在日本,在亞洲很多國家都很紅(像中國請您去幫忙製作中國版、韓國要拍韓版,台灣觀眾反應也很好),您覺得是什麼原因,是否反映了日本或是亞洲國家什麼共同現象或性格呢?
遠藤:我覺得這現象背後成因,我這日本人也不太確定。不過,我最近忽然想到的是,或許是與日本親近幾個亞洲國家國民,擁有某種共同的價值觀,而形成「有那樣的店家真好」的念頭,再加上可能是我們天性都深受小巷弄的魅力所吸引。最後「深夜食堂」這四個漢字就是很好作品名,不用翻譯也能直接傳達意思,也很有想像空間。
漫畫影像化的困難之處?
遠藤:翻拍的作品如果有原著時,原本喜歡原著的人會覺得「跟原著不一樣」。如果原著是漫畫,出場角色原本是畫出來的,也就會有被說「長得不像」的狀況。但也不是說非得找長得跟原著很像的人來演。
不過,最重要的並非是否拍得跟原著有多像,而是電影的創作團隊深度地解析原著的世界觀後,轉換在追求真實性的「真人電影」中。我覺得漫畫中的老闆跟小林薰感覺就不像,即使兩人在左眼都有道疤痕,但小林薰完全適合演深夜食堂老闆,我從沒聽過有人對這個選角有意見。
店裡的布景也是一樣,常有人說「我總算找到那間店了!」但其實這完全是搭景,看起來原著的世界很成功地轉換成現實中會出現的店,大家覺得呢?
可否請安倍老師和小林桑用一句話來形容你心目中的《深夜食堂》老闆?
安倍夜郎:老闆總是一位「稱職的聽者」,這樣就夠了。他充滿謎團是最大的魅力所有,我可能曾說過,是從我很喜歡的電影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的作品得到的靈感。
小林薰:我沒想過這件事,我之前說過,我不會為了怎麼演而思考太多事。但演技的詮釋上我不做加法,而是減法,剛剛好的演技。
想請問兩位對《深夜食堂》電影版有什麼感想,由於電影和漫畫的內容有些差異(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老闆的日常生活,如買菜、曬衣服等)不知道對這點有何看法呢?
安倍:非常厲害的導演與演員製作出來的電影,故事很好,拍出來的作品很動人。也拍出了我沒畫過的細節,很有趣。
小林:藉由老闆的角度上街拍攝,這讓電影看起來更加生動而真實。
在漫畫第14集中,〈甘藍菜酒蒸蛤蜊〉那篇,講的是雨女與晴男的故事,這樣的說法是日本獨有的說法,讓台灣的讀者覺得非常有趣,不知道兩位覺得自己是雨男還是晴男呢?
安倍:是雨男也是晴男,兩者都是。不過,我記得在台灣簽書會那天雨下好大啊!
小林:有時是雨男,有時候也是晴男。
在兩位心中,怎麼看彼此呢?覺得對方是個怎麼樣的人?
安倍:他是位很出色的演員,由他來演老闆非常適合,太好了。
小林:拍日劇與電影時,我們沒有因為開會而碰面過,不過我印象中他是個溫和的人。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