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六月初在台北和新竹兩地舉辦的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從 2009 年開始舉辦,今年因為來台參展的影片中,有多部在中國大陸賣座成績很好並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註1),加上參展的主創代表,包括黃曉明、段奕宏、陳思誠等一線演員和導演,引起兩岸娛樂媒體的重視和報導,參展影片《無問西東》兩位主演黃曉明和王力宏,影展前夕在台北東區夜騎 UBike,也透過陸媒大量轉載到彼岸,替本屆兩岸電影展增添了不少娛樂的氛圍。
「兩岸電影展」是由 「中國電影基金會」和「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影展,以今年為例:4/24~4/29 台灣的電影到山西太原、晉中公開映演,5/29~6/4 中國大陸的電影到台北和新竹上映。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和另一個影迷更熟悉的「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同屬「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基金會於 1975 年成立,由當時的新聞局出資四十萬元,片商公會出了十萬元,共同成立了基金會,2012 年新聞局影視業務轉到文化部後,文化部實際持股佔八成,因為台灣電影圈特別團結自主,加上官方非常尊重基金會運作的自主權,基本上不干涉會務,對歷年的活動也都是站在輔導補助的角色,基金會的行政運作和活動經費整體約三成來自文化部補助,下轄的兩個單位各自獨立運作,其他收入包含贊助、影展票房、承接活動收益等等,需要自負盈虧籌措另外七成的支出。
基金會的業務主要是處理電影事業的政策面,譬如參與電影法修法、推動電影票房電腦化等,並督導轄下兩個委員會,片商公會雖然佔了兩成持股並提名兩席董事,但因為基金會會員涵蓋所有電影圈的從業人員,貼近業界的組成結構,董事分佈也很平均,以服務所有業內人士為宗旨,目前董事長由朱延平導演擔任。本文專訪基金會秘書長段存馨,她從 2011 年起同時兼任「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2009)秘書長。
兩岸電影展今年是第十年舉辦了,2009 年是怎麼開始的?
關鍵人物就是李行導演,在委員會成立、兩岸電影展開始運作前的九零年代,李導演就一直以個人名義推動和中國大陸以及香港電影圈的交流,2008 年進入基金會的段秘書長,目睹了一切的發生,這也和當時兩岸的官方交流呈現正相關,同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兩岸關係趨向正面交流,加上李行導演長年付出的累積,在 2008 年底赴長春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時,帶了五部台灣新電影過去,包括《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態度》、《練習曲》、《一年之初》、《沈睡的青春》,以前兩岸的電影交流只有單方面,就是一些李行導演或資深老導演的舊片在中國放映,在當時的時空環境與兩岸政策下,第一次帶新電影去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不只是電影,包括導演和演員等主創都一起去了,這是在《海角七號》(2008.8)大賣之前的事,在陸映演的反應也很好,包括鈕承澤等導演與大陸觀眾的交流互動,啟發了與會影人。
既然台灣的電影可以這樣帶去中國大陸的影展,反之也應該把中國大陸的電影帶到台灣,當時同行的還有基金會董事長(廖治德,片商)以及後來擔任董事長的朱延平導演,和中國大陸的電影管理局局長(童剛)、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李前寬)等,在雙方良好的交流氣氛下,「兩岸電影展」的想法就因此成型,等到大選結果出來,次年一月新聞局也就成立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開始溝通。
早年台灣的流行音樂、偶像劇經由不論是盜版還是其他管道流傳到中國大陸,當時受到的歡迎,我們在台灣沒能實際的感受到,近年透過一些陸劇或陸綜,才真正感受到早年台灣影視音產品對中國的影響,至於中國的影視音內容,早年很難進入台灣,直到近年兩岸交流頻繁加上網路的發達,所以十年前在長春的發想,並很快以「兩岸電影展」的形式展開實際交流,是很具意義的。當時無論在官方和民間都有想法積極促成,交流委員會於是同步成立,第一任主委就邀請李行導演擔任直到現在,兩岸電影展也就成為委員會成立後的首要任務。
有關兩岸電影展的執行面,譬如選片?如何決定影展兩地的片單?
兩岸電影展大部分的事務都是採共議,通常是在該屆活動的半年前,就會先碰上一面,就片單、舉辦城市和舉辦的確定時間交換意見,因為雙方都有各自需要內部溝通的事情,例如審批(中國對於內容、台灣則有配額限制等),今年兩岸分別在台北、新竹,山西太原、晉中舉辦,雙方也都會對映演片單提出建議,大陸對台灣的選片很尊重,但仍然避免不了一些溝通和撞擊,尤其是避免不了的「主權」意識,這主要來自雙方都有主觀的認知(知道己方影片好在哪裡),覺得自己推薦的片子更能在對方市場受到歡迎(但也許並不夠了解對方市場的偏好),加上中國大陸特別在意形象,譬如去年有一部《少年》(楊樹鵬執導)因為主題是青少年犯罪,陸方一直堅持不肯放行,也不直說原因,後來終於知道,因為電影描述的是社會黑暗面,中方不希望宣揚負面的形象。此外,隨團來台的除了主創之外,也包含一些實際管理電影行業的官員,他們的背景大多是電影業界出身,不像台灣的主管官員大多是公務員,實地觀察市場反應,第一線接受到的感受,不用我們多說什麼,他們可以用專業判斷直接接收到台灣觀眾的反應。
這兩年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資本規模膨脹得太快太大,負責邀片、邀請參展主演、導演的主創團隊,相對也越來越辛苦,碰到的問題幾乎都是沒有時間、期太緊,因為大環境他們變化得更快,即便官方力促,隨著資本的決定權越來越高,更增加了影展邀片和邀人的困難度。
至於在大陸放映的台片,主要面對的是內容的審查,中國的審批制度是對所有公開放映的內容,並不特別針對台片,譬如明知道審查可能不會過的片子,到底要不要推薦,這在內部也有討論和爭辯,明知不會過還是列入片單,會造成影展組排片的困難,甚至連繫邀片時還會被片商打搶:「明知不會過為什麼還來邀請?」
段秘書長表示:「我覺得這是一個態度,因為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或是李導演所代表的位置,這個態度一定要表達出來,而且,過不過誰又知道,因為中國大陸的電檢尺度也一直在變,除了政治審查這部分無法觸碰以外,其他部分是越來越寬鬆的,譬如《盜命師》(註2)當初提的時候壓根覺得不會過,李啟源導演,陳庭妮、王陽明主演,畫面很血腥,沒想到卻過了,所以在選片時,基本上是很刻意的去衝撞他們的尺度,除了因為他們的電影審查尺度越來越多元與寬鬆外,有些時空環境也事過境遷了,譬如《花甲大人轉男孩》,今年中國其他的一些影展像北京和上海的國際電影節,大家都沒敢碰盧廣仲和這部片子,但我們送了而且過了,過程中也沒有發生任何問題,瞿導和女主演也去參加展映。
對方知道之前的爭議所在,但整個審查過程沒有疑慮,也代表了官方不會隨網媒、網友隨意指名誣陷而起舞,起碼這次的通過就證明了『衝撞』的意義。」以多年交手的經驗:「其實就是給對方一些內部溝通的時間,不要急於一時、不要過度高調,先低調把事情都解決了再說。」花甲成行後,影展本來可以拿來大作文章卻沒有,也是著眼於透過兩岸影展,真正要達到的目的是協助台灣電影事業和電影從業人員,而不是敲鑼打鼓的炒作新聞。
兩岸電影展臉書:《花甲大人轉男孩》山西見面會貼文
今年是影展舉辦十週年,感覺今年的片單「很市場」「很商業」?
其實以前也並沒有不商業,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比例一直都差不多各半,今年特別覺得「商業」,一來是行銷宣傳下的標題,再加上中國電影票房這一年來成長得非常高,感覺上參展電影都很賣座,連《二十二》這種紀錄片票房都突破 1億 7千萬人民幣(台幣近 8億),其實片單並沒有更偏向商業。《唐人街探案2》春節檔開出 34億人民幣(約台幣 158億),同檔第二高的票房,而《羞羞的鐵拳》大概是去年除了《戰狼2》最值得關注的中國電影,我們其實有考慮選《戰狼2》,後來是中方不希望,原因很微妙,說這是主旋律電影(註3),因為他們主事者都是電影人,覺得主旋律電影就是為自己的市場特定的產出,即便台灣覺得具有話題性有興趣引進,也不覺得《戰狼2》具備參展的電影特性,透過這種溝通,反映出雙方在思維上的差異,因此更增進彼此的理解。
除了商業片,今年《暴雪將至》、《無問西東》等片,內容多少都牽涉到文革以來,中國社會特有的一些氛圍,譬如「活雷鋒」這種典型,是台灣社會比較無法體驗的經驗,感覺也比較屬於「舊」的中國電影,影展即將進入下一個十年,中國電影這一年也面臨很大的改變,未來會考慮透過影展和比較「新」的中國電影對話嗎?
即便是「雷鋒」這個原型,在台灣也有類似對應的典型,所以選片其實就是單純針對電影的藝術性,沒有考慮太多的社會性,加上十週年特別企劃的「名家經典」,三部 2009 年以前沒有機會在台灣映演的經典舊片,如果感覺有比較多的「傳統」中國電影實屬巧合,影展本身並沒有這樣的意圖,最後決定的片單,大部分都是參考台灣的意見,根據「藝術性」和「娛樂性」兩個標準來選片,此外,台灣觀眾對影展片的藝術性接受程度比較高,即便這個片子涉及的時空背景,是台灣人沒有經歷過的社會變遷,加上剛好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這類從文革走來的片子本來就比較多,以今年為例《無問西東》和《芳華》就很類似,最後也是基於主創能來台,二選一選中了前者。
影展選擇片單主要著眼於類型而非劇情,還有一個原因是兩岸電影展的觀眾群(TA)和其他藝術影展有些不同,有一群年齡相對比較長的觀眾,50-70 這個年齡層的觀眾佔比不小,透過問券調查,這些觀眾本來就對兩岸議題比較了解,近三年電影從業人員的佔比也有增加,所以會選擇羞羞和唐探這類比較商業的片子,就是基於提供大家做功課,增加對中國新電影的認識,雖然這些片子經由網路都看得到,但電影畢竟有藝術上的獨特性,OTT 的普及會讓影展在未來的選片上更具挑戰,如何更精準選擇具電影感、更需要在戲院觀賞的影片是影展的職責。
這次選片很特別的是《二十二》這部紀錄片,中國社會這三年在「紀錄片」這個類型有很多佳作產出,影展未來會增加紀錄片的比例,勢必會擠壓到原本的劇情長片,到時候如何兼顧藝術、娛樂的平衡,也會是選片的考量。
大陸電影在台灣商業放映,因受配額限制和兩岸資訊的隔閡,排上檔期的商業映演通常都和首映間隔很久,上映的效果也都不會好,2010 年由博偉發行的《唐山大地震》,台北二千多萬的票房,大概是史上在台灣商業映演最成功的中國電影(當時宣傳和慈濟配合助力不小),還有一部《非誠勿擾2》以買一送一的技術性操作達到更好的票房紀錄,算是中國電影在台映演少見成功的案例,除了台灣市場,中國電影向海外輸出其實也才剛剛起步,雖然銀幕數量高踞全球第一,國內票房高速成長,但幾乎九成九的票房都在本土產生,所以中國大陸的電影作品不只對台灣,對全球市場也都還算陌生,內需和外銷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引進陸片來台放映雖然是影展的工作,但因為和對岸影人的接觸,發現兩岸有非常大的資訊落差,不外乎就是合作拍片和到彼岸去拍片需要知道的正確訊息,尤其到台灣來拍片,相較於他們到其他國家不見得更困難,委員會希望透過交流,讓資訊更流通,協助更多的電影製作團隊來台灣拍片,雖然近年有不少網劇或電視劇來台拍片,但真正的電影並不多,所以也非常刻意的推動,希望促成更多的陸片來台拍攝,以增加台灣的能見度。
對未來十年的期許:「希望用更溫和但堅持的態度,去試圖協調找出兩岸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把台灣電影帶到中國去映演時,在作為上絕對不能更退縮,雖然持續的堅持是困難的,努力突破就會面對更多執行上的不確定,壓力也會加大,但即使知道困難,也要把這個當作挑戰,和負責影展的同仁們一起努力堅持。」
明年對兩岸電影交流會是一個關鍵年,因為「中國電影局」已經從政務系統的國務院轉到黨務系統,將會直隸「中宣部」(註4),今年年底正式運作,在以黨領政的中國,改隸就意味著「電影」從單純的事業單位,升格到「策略」、「思想」的層面,從中國國家的角度來看,電影局管的不只是國內所有的電影,也不會只針對港澳台等特殊地方的電影,還包括全球所有進口到中國的電影,位階提高後如何落實到政策執行面,相信全球的電影人都會關心且靜觀其變。
註1:
兩岸電影展台灣映演片單:
《無問西東》、《妖貓傳》、《暴雪將至》
《唐人街探案2》:中國 2018 春節檔票房第二高,近 34億人民幣,截稿時仍高踞今年全球賣座第六(賣座第五的是春節檔第一的紅海行動,票房約 36億 5千萬)。
《二十二》:有關慰安婦的紀錄片,除了破票房紀錄,並引起中國社會廣泛的討論。
《羞羞的鐵拳》:票房破22億人民幣,2017年中國國片第二賣座,第一的是《戰狼2》。
註2:
兩岸電影展中國大陸映演片單:《有一種喜歡》、《花甲大人轉男孩》、《上岸的魚》、《乒乓》、《盜命師》、《癡情男子漢》。
註3:
2017是中共建軍九十週年,市場上推出不少有關建軍和軍事主題的主旋律電影,例《戰狼2》、《建軍大業》、《天空獵》等。
註4:
今年三月中國有關「電影、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主管機關更動後的新架構,電影局從廣電總局獨立出來,和新聞出版一起改隸中宣部。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