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由奧斯卡得獎名導山姆曼德斯所執導的 007 系列第 23 部電影《空降危機》在口碑或票房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不僅一舉洗刷多數觀眾對於《量子危機》的不滿,也在紀念電影版五十年同時,被視為這個長壽系列從中規中矩提升為出類拔萃的轉捩點。
三年過去,前集導演曼德斯與同樣奧斯卡加持的編劇約翰羅根正式回歸,加上重新拿回「惡魔黨」的版權(不清楚裡頭來龍去脈的觀眾推薦看「 007 到現在才《惡魔四伏》? 從五十年前第一部 007 就有惡魔黨啦」一文),似乎預告著另一個巔峰的來臨。不幸的是,讓《量子危機》飽受批評的理由潛伏一集之後又再次籠罩《惡魔四伏》,刻意延續經典血統的反而突顯了新舊間的拉扯,讓意圖要繼往開來的龐德,這次反倒顯得顧此失彼,捉襟見肘。
自丹尼爾克雷格成為第六任龐德,演出《皇家夜總會》開始,如何在新世代詮釋龐德,一直是本系列進入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當初《皇家夜總會》雖然香車美人美酒雙關語一樣不少,但對於心路歷程的細膩刻劃,已和過去皮爾斯布洛斯南甚至早先羅傑摩爾的時代天差地遠。
進入《量子危機》,龐德顯得更冷血、更機械,動作捨棄《皇家夜總會》的老派穩健轉為《神鬼認證》系列的強烈臨場感(白話說就是晃鏡頭沒事,沒事晃鏡頭),新世代的動作美學儼然吞噬了舊時代的英雄。《空降危機》試圖針對 007 必須存在的理由做出辯證,雖有些虎頭蛇尾(筆者個人對本片較持中等評價)且動作戲明顯偏少外,終究是瑕不掩瑜。
回到《惡魔四伏》,四名編劇──除了《空降危機》的約翰羅根、尼爾普威斯與勞勃韋德外,還有《黑勢力》編劇之一傑斯巴特沃斯──試圖要延續《空降危機》對龐德個人背景的深掘,同時藉由惡魔黨與幕後黑手的出現,將整個丹尼爾克雷格時代的四部作品串成一氣。
但考慮到拍攝前三部作品時,完全沒有想過要套入這種近年常見的「電影宇宙」概念,硬是把個別電影視為一個巨大陰謀的部分,只顯得格外可笑(舉例來說,每個背景天差地遠的反派都必須「剛好」是同一個組織的成員,還「剛好」用過同一件物品)且零散,也讓本片缺乏明確主軸,從開場的墨西哥到之後的義大利、奧地利與坦吉爾,彼此之間除了硬扯出來的理由外幾無關聯,成為一段又一段的追趕跑跳碰。《神鬼認證》的核心編劇東尼吉洛伊曾抱怨過該系列「跟人類行為絲毫無關,比較像是在趕飛機」( They weren’t about human behavior. They were about running to airports ),用在《惡魔四伏》上也是「剛好」而已。
同時,《惡魔四伏》試圖要重新找回過往的龐德,但找到的卻是龐德性別政治死當,反派蠢不堪言的部分。或許是出於針對《空降危機》太不像龐德電影的批評,山姆曼德斯一面翻拍龐德經典敵人惡魔黨,一面大幅提高動作戲的篇幅,增添了必備的搶眼打手,順便塞進幾個向過往電影致敬的橋段。只是與《空降危機》整部片看來動作戲一樣有著每況愈下的問題,致敬橋段除非本身便為系列鐵桿粉絲否則難以察覺差別,惡魔黨則從概念到執行都一塌糊塗,陰謀本身像是《美國隊長 2:酷寒戰士》的復刻版本。最重要的是,克里斯多夫華茲的幕後首腦讓人徹底無力,演出與《青峰俠》或《惡棍特工》同出一轍,背景故事莫名其妙且完全不必要,自以為聰明的轉折只突顯了這一切都已經老套過時的事實。
悲哀的是,在這一切的問題底下,本片還是擁有成為一部好電影的潛力。作為龐德,本片的丹尼爾克雷格更優雅也更有自信,甚至找回消失了好一陣子的幽默感;蕾雅賽杜無疑是伊娃葛林之後最棒的龐德女郎,雷夫范恩斯與班維蕭的組合相當討喜,戴夫巴帝斯塔則是遠比克里斯多夫華茲更有意思的反派。曼德斯的動作戲好上許多,開場在墨西哥拍攝一氣呵成,光芒四射,中段的肉搏也拳拳到肉,不單只是致敬而已。當克雷格與賽杜在火車上飲酒談心,那一瞬間龐德終於又有了《皇家夜總會》的神采,也讓人對於電影之後的片段更感到惋惜。
筆者在早先評論《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時提到, 007 系列的招牌便是「名車、美人、瀟灑紳士」(可能再加一點雙關語和酷炫道具)。上述元素在本片終於重返系列,只是 007 想要維持不變,但整個世界卻已經悄悄改變了。如果本片捨棄對於過往的眷戀,甚至捨棄 007 的招牌,則電影本身仍有出類拔萃的可能。但作為一個長達五十年的電影系列的二十四集,致敬對象更近似於漫威電影,《神鬼認證》,甚至《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關於如何讓經典反派顯得彆腳的部分),則電影就算差強人意,終究還是讓人不勝唏噓。
p.s. 山姆史密斯演唱的片頭曲難聽之餘和電影完全不搭,讓人開始想念瑪丹娜了。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