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敦克爾克大行動》:當精雕細琢成為一把雙面刃

0

拍攝技術獨步影壇,結構迂迴複雜,情感則節制疏離,《敦克爾克大行動》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一以貫之的冷調知性美學淬煉到極致,以無止盡的壓迫感和以假亂真的戰爭重現,取代慣常的英雄旅程。觀看過程自然是讚嘆連連,但看完後的疲憊感不知是來自戰場大難不死的如釋重負,還是始終與眼前一切保持無形距離,所帶來的空虛感?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敦克爾克大行動》描述在二次大戰期間,面對德軍的不斷進攻,在海軍無法突破德國封鎖下,英國政府運用民間船隻,拯救 30 萬受困於法國海岸的英國軍隊返國。一反類似電影常見的全知視角(透過計劃者構思、敵軍威脅、地面部隊反應等),諾蘭選擇略過整個大架構,分別透過參與此一行動陸、海、空三面的凡夫俗子,帶領觀眾回到戰場,回到槍林彈雨,體會那份緊繃與絕望。

可以確定的是,身為整個電影院觀影經驗(尤其是最近才槓上Netflix…)最大的捍衛者,諾蘭打造了一部最好在電影院—–銀幕越大越好,最好是 IMAX 或 70 釐米放映觀賞的電影。純粹就技術面來說,《敦克爾克大行動》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砸下重金還原的各種物件與機械,霍伊特範霍特瑪油畫一般的光影,以及各式各樣身歷其境的音效(忽遠忽近的槍響、魚雷劃過水面的風聲、戰鬥機駕駛艙的風聲),真正是不需要戴眼鏡,便有 3D 或 4DX 的身歷其境。當這一切製作元素結合在一起,佐以一點點漢斯季默更像是音效而非音樂的高壓配樂——如一場運輸艦遇襲的前因後果-觀眾彷彿能真正走電影的世界裡,以最優雅又逼真的方式,感受從四面八方襲來的絕望。純粹就想要真實體驗戰爭來說,《敦克爾克大行動》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但當一切都是為了重現戰爭的壓力而生,在技術面以外,《敦克爾克大行動》的精雕細琢成為一把雙面刃,太過簡單又太過複雜。做為諾蘭在《全面啟動》後的另一個獨立完成劇本(通常諾蘭會和弟弟強納森一同創作劇本),《敦克爾克大行動》將各個故事線間的時間差(整個地面線在片中時間長達一週,海面是一天,空中則是一小時)壓縮到同等比重(換算成片長皆是大約半小時上下),看似平鋪直述的故事(電影純粹討論行動的「執行」,關於「前因後果」僅是寥寥數語)瞬間變得無比複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Ps74Y1dmEp

此外,演員表現也明顯受到上述風格影響。在《敦克爾克大行動》裡頭,演員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心路歷程,而是當下面對困境的執行與反應。有些受益於出場時間而較為立體(名義上的男主角菲昂懷海德),有些能靠著自身演技突破單調故事(英倫戲精馬克勞倫斯,或多數時候只能靠眼神與喘息聲演戲的湯姆哈迪),有些則試圖用演技撐起根本不存在的角色(充其量只能說是客串的肯尼斯布萊納),但本片幾乎沒有任何觀眾可以投射或支撐的人物,搭配片中大量的多人遠景,以及滴血未流的動作戲,讓電影有些時候更像是裝置藝術或紀錄片,除了少數片刻外總保持著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這毫無疑問是一部諾蘭想拍的電影,執行上也可說是無懈可擊—–但這是不是觀眾想看的電影,坦白說有討論空間。在好一陣子前的 Netflix 紀錄片《五人歸來》裡,眾多地位顯赫的二戰時期好萊塢導演試圖在紀錄片的框架裡,戲劇化二次大戰的衝擊;《敦克爾克大行動》則正好相反,用盡一切資源去真實重現現場,某些時候像是特別有美感的紀錄片或實驗電影。觀眾的確體會了戰場上無所不在的絕望與壓力,只是某些時候,多麼希望一部電影除了絕望或壓力外,還有一點「其他」。

延伸閱讀: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