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Berton、Becky
「誰還在看電視?」「台灣 OTT 開戰時刻」去年剛下檔,2017 接著熱映的就是「台灣 OTT 全面啟動」 。台灣人對內容多元且龐大的胃口成為境內外線上影音平台練兵的最佳場域,如今 2017 已過大半,戰況激烈的 OTT 有了什麼新發展?閱聽人的收視體驗跟習慣變成怎樣?OTT 如何競合,在混戰中找到消費市場與資本市場都認可的商業模式?重擊採訪各家業者,匯集各方意見,看完這次專題報導,馬上掌握台灣 OTT 最新戰況!
境外業者直闖禁區 本土 OTT 警鈴大作
中國平台愛奇藝與美國 Netflix 猶如直闖禁區,以國際公司之姿推廣服務與內容,甚至 AMAZON Prime Video 都在台灣解鎖提供服務。在幾大平台強勢殺入的情況下,台灣 OTT 怎麼應對呢?很多人理解 OTT 的第一個品牌,是來自美國的 Netflix。以自產影集吸引劇迷目光、創造一夜追劇追到昏迷效應的 Netflix ,打造的影集包括《紙牌屋》、《毒梟》、《勁爆女子監獄》等,讓台灣眾多美劇迷臣服旗下成為訂閱戶。今年八月宣布買下植劇場系列 8 部自製台劇播映權,並與《通靈少女》製作團隊 IFA Media 合作,拍攝首部華劇《擺渡身》,讓台劇迷也讚聲不斷。近日更宣布與凱擘影藝及葉天倫導演合作,拍攝原創影集《雙城故事》,除了拉攏更多的台劇迷用戶,也替台劇搭建極為欠缺的國際出口。
來自中國的愛奇藝,挾有豐沛的中國影劇、綜藝資源,在愛奇藝台灣站上線以來,更是積極開展台灣在地化內容布局,推出多部合法授權的台灣影集與電影,今年第一季戲劇類上架就有不少是的台製劇集,包括頗受台劇迷喜愛的植劇場系列《荼靡》《天黑請閉眼》《High five 制霸青春》等,今年下半年更轉投資於歐銻銻娛樂,推出自製台灣戲劇內容。無論是純訂閱制的 Netflix 或是 VIP 付費會員與免費會員雙軌制的愛奇藝,都主打內容至上策略,除了持續上架大量優質的影視內容外,也積極以投資或合作的方式,參與本土自製內容,成為台灣的影視產業的重量級新玩家。然,外軍壓境下的台灣的 OTT 業者又是如何應戰的呢?
去年風風火火加入戰局的台灣 OTT 業者,也正各挖壕溝、築起護城牆。在本次報導中,我們先訪問了 6 家不同商業模式的 OTT 業者,分別是:以免費與自製娛樂內容為主力的酷瞧與 CHOCO TV、朝向訂閱制發展的 GAGAOOLALA 與 KKTV,以及走向老少咸宜混和制導向的 LiTV 線上影視 跟公視+。若以商業模式作為切入角度,台灣目前的 OTT 平台可粗分三種模式:會員訂閱制、混和制以及免費廣告制。
KKTV:強 TA 策略、主打精緻戲劇與串流技術為優勢
八月風光宣布獲得知名創投 A 輪投資的 KKTV,去年上線後先從自家 KKBOX 會員著手,歡迎會員免費體驗,今年則與入口網站 Yahoo 合作,從首頁日韓劇即可進入 KKTV 追劇。有趣的是,主打大量正版日韓劇的 KKTV,雖然給大家的印象是訂閱制來綁定追劇的用戶,但其實一直有提供一小時免費看服務,在今年下半年則決定擴增推出「免費轉轉台」功能,讓用戶可以免註冊就免費收視。
堅持使用者付費的 KKTV為何推出更大量免費內容,難道是訂閱制在台灣影音市場未成氣候?或是注重數據分析的 KKTV 在服務上線的一年來看到了什麼新的收視趨勢? 楊副總則解釋,免費轉轉台的發想是提供給有「選擇困難症」的族群,以及零碎時間多但沒有完整時間可追劇的族群。「很多人是從 AVOD 走向 SVOD,但我們則是相反。我並不是要靠 AVOD 來賺錢,而是要讓那些非訂閱用戶也有機會看到我們的內容。」以自身觀察數據以及針對使用者的考量出發,KKTV 內容暨商務長(CBO)楊志光說:「人都是有惰性的,手機翻兩頁就懶得翻了,我們利用免費轉轉台來把時間軸下翻不到的內容翻上來,讓你在有限的時間可以很快速地看劇。」免費的內容除了能夠吸引那些不花錢的用戶,此舉也提高將這些用戶轉換為訂閱用戶的機會。
對於自製內容,KKTV 也善用母公司 KKBOX 集團的音樂資源,目前已有播映的自製網路偶像劇《紅色氣球》,題材大膽、每集內容輕薄短小,原聲帶即使在海外也很受歡迎,未來KKTV也將朝持續利用音樂與劇結合的方式來產內容,提供給台灣觀眾一種新型態網路劇的選擇。
LiTV 線上影視:以本土內容與技術殺出重圍
在影視 APP 排行榜名列前茅的 LiTV 線上影視,以綜合類電視頻道與影音內容吸引台灣用戶,走多元渠道混和制,有免費收看、單片租借、包月等方式。相較於其他的 OTT 業者,LiTV 在內容營運上,吸引的收視者群年齡更廣泛,除了提供電視新聞台、體育台等大眾電視頻道外,也有動漫、戲劇、綜藝等多種選擇。
LiTV 董事長錢大衛認為平台業者就應做好平台業者的專業本分,LiTV目前不朝自製內容發展(僅作部分投資),而是著手於自身的軟硬體技術優勢,與電視盒業者、內容發行商合作,今年推出「換台即選片」,一方面將行動用戶帶往更好的大螢幕體驗,另一方面也吸引原有的電視用戶加入訂閱。另外,錢大衛也認為商業創新非常重要。「未來OTT平台要走出去,廣告模式勢必要再創新,除了引進數位廣告模式外,廣告露出如何更精準,更不干擾觀眾的觀影流程,將會是 LiTV未來發展的目標。」錢大衛說。
酷瞧:用數據找到發展的未來
談到商業模式與堅持免費的原因,酷瞧執行長蔡嘉駿表示,台灣沒辦法像 NETFLIX 那樣擴展訂閱制,因為台灣使用者付費習慣很難養成,如愛奇藝或者中國三大平台騰訊、阿里巴巴、百度,都需要用花樣的行銷與付費模式去帶回金流,無法像 NETFLIX 這樣直接向用戶收費。在民族性與文化上的差異,也影響了 OTT 的發展。 酷瞧執行長蔡嘉駿提到, NETFLIX 是以破壞者姿態開拓市場,它不只是單純改變收視習慣,而是在改變整個影視產業,縱然目前是虧損,但市值卻高的不像話,今年又投資大量資金在自製內容。不只是單純改變收視習慣,而是在改變整個影視產業。
酷瞧執行長蔡嘉駿提到,OTT 大略能分成兩種營運方向,比 library 跟 unique。「我們很難有如此雄厚的資金跟他們比,但做到獨特性,猶如做台灣題材,觀眾會喜歡的劇是我們的方向。而戲劇又比一般節目的黏著度來的高,節目可能少看一集沒關係,但劇就必須要每集追。 」這件事情主力落在自創戲劇上,如 6 部類型迥異的自製劇(像是已開播的《富錦街-這條街上的那些故事》與《直播中二間》),藉由強力社群擴散與打點方式,帶動網站流量。並且從數據端找到新媒體經濟下的變現可能。
現在的酷瞧還未能決定是否要向讀者收費,發展重心依然是在黏著社群跟累積數據上,同時藉由母公司遊戲橘子長期開發遊戲的實力與上下游的媒體整合,同時酷瞧認為變現這條路的重點還是在「人」身上,因此也開始做相關藝人經紀。
編按:娛樂重擊將繼續邀約採訪,預計將全台灣的 OTT 相關業者都訪過一輪,讓讀者理解目前台灣 OTT 最新樣貌。
延伸閱讀:電視已死,電視永生!花開燦爛的本土OTT,離結果有多久?|OTT 產業系列報導(二)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