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威
這一系列文章為 2016 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的活動紀實,我們將當下求知求真地感動盡力留下,想與世界某個角落正在努力翻牆的你分享。
知識不只在學校的黑板、不只在安靜的圖書館,當然 更不只在名為「學校」那棟被牆包圍的建築。2016 泛 · 知識節「翻牆吧!知識」承襲著泛科學年會的精神與架構,變的是讓更多的知識在這裏碰撞,不變的是那渴求知識的靈魂。如果知識是一道牆,現在就讓我們用求知慾翻牆吧!
關於本場次【DJ 到底在幹嘛】的活動介紹,請參考這裡。
「懂吃搭吃懂吃搭吃…」對 Beatbox 有興趣的朋友,一定知道這段奇怪的文字是什麼,若不知道,在跟著唸幾次之後,也會隨著發音的規律性而恍然大悟。這時候一個快轉聲下,旋律加了進來,身體不自覺跟著搖擺起來,沸騰了每個人血液,而這一切的「操盤手」,就是 DJ。
DJ,Disc Jockey (唱盤騎師)的縮寫,一個大家都知道卻不甚了解的角色。到底 DJ 是播音樂的人、玩唱盤的人、還是混音的人?「DJ 的重點不是怎麼放音樂,而是怎麼帶起舞客的情緒,他是帶動氣氛的人。」Gin 如此回答,他是國內知名電子音樂媒體 OOC 旗下 EDM 學院專欄作家,同時也是專業 DJ。在現場,他以控制器放了一小段節奏明快的電子樂,輕描淡寫地說:在這個資訊豐富的年代,上網打「如何成為 DJ」或是「DJ tutorial」,就能輕鬆搜尋到許多入門教學影片。但這樣就足以觸及專業的冰山一角嗎?答案是否定的。音樂知識的了解、節奏感、與大量的練習,無一不是經驗的累積。
入門第一招:對拍
想當 DJ ,入門第一堂課就是最重要的技巧:對拍。許多人對 DJ 的第一印象都是一手扶著耳機、另一手摸唱盤轉按鈕,並隨著音樂搖頭晃腦的,Gin 解釋說:「其實這樣的動作就是在對拍,有的 DJ 習慣一邊聽現場收音,一邊聽控制器播音進行對拍,有的則會兩邊都戴上耳機,對完拍以後再拿下來聽現場,看個人習慣。」他也逗趣表示自己是看起來比較中規中矩的後者。
「曲速一旦不一樣,整首歌就會對不上節奏,也就是所謂的『跑拍』,初學者要做到的就是不要跑拍。」
不只播音樂,也是創作音樂
談到對拍,就不得不提每位 DJ 必備的控制器。通常每一組控制器都有兩塊唱盤,也就是一次可以播放兩首歌,並利用中間的各種按鈕進行混音,主要就是將兩首歌的曲速(BPM)調至相同以完成初步的銜接,再透過其他細部調整,合成出全新的樂曲。
Gin 接著又介紹了幾個可以自製音訊的音樂編輯器材,像是合成器(Synthenizer)、取樣機(Sampler)、模擬器(Emulator)以及編曲軟體(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雖然只是粗略地講解,卻也讓人了解到原來一位成熟的專業 DJ,不只要會操作控制台,對如何「玩音樂」也要有一定的瞭解,因為每一首接好的歌都是一個全新的創作。
DJ 不可不知的 EDM
能夠帶動氣氛的音樂,不管是跟哪種風格的樂曲進行 Remix,最終的產物一定都是充滿節奏感,並且能使人隨之起舞,這樣的後製音樂被統稱為 EDM(Eletronic Dance Music),也是所謂的電子舞曲,同時也是 DJ 在控制台上的最佳選擇。
Gin 從歷史脈絡開始談 EDM,按節奏大致分為經典四四拍(Four on the floor)與比較複雜的碎拍(Breakbeat),而最早的舞廳舞曲迪斯可(Disco),其實是靈魂樂(Soul)以及放克樂(Funk)兩種曲風的結合,後來隨時代演變成浩室樂(House),傳入德國後再演變成旋律性更強的出神迷幻樂(Trance)。不同的曲風都各自有不一樣的曲速、節拍,以及歌曲結構,知道怎麼分辨這些曲風才能算是真正懂 EDM。
電子樂的靈魂:律動性
要了解 DJ 到底在做些什麼,最後一項要點就是:掌握歌曲的律動。不管是舞池裡或是酒吧旁,甚至是一個瘋狂派對裡的人們,都能盡興的隨音樂放鬆自己,配合律動調整曲目、歌曲快慢等等,都是 DJ 的重要課題。
「不管哪種曲風都是流行十年左右就更新一次,唯一不會改變的是音樂的律動性。」儘管 EDM 近幾年已經成為主流之一,Gin還是認為要能抓住不變的核心,才能找到最能帶動人心的節奏,接出優秀的歌曲,這也是成為一位迷人 DJ 必須具備的特質。下一次若聽到 DJ 在播音樂,除了忘掉煩惱一起搖擺,不妨試著聽聽他所融合的是那些曲風,也順便好好欣賞一下這位藝術家的姿態與音樂魅力。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