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影評馬拉松/《吾愛吾詩》:缺乏靈魂與驚喜的命題作文

0

吾愛吾詩

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匹繼驚豔四座的處女作,探討以色列對團隊、社會、國家等愛國主義的《鐵男特警》之後,第二部作品《吾愛吾詩》延續他對特定議題的關注,以一名熱愛詩與藝術的幼稚園女老師與天才兒童間的互動,勾勒出以色列在階級與資本主義社會中隱然對立的金錢與藝術關係。本片再度證明那達夫拉匹掌握風格和氣氛的功力絕非偶然,但呈現上過於類似命題作文,強調隱喻批判而非角色血肉的手法,讓電影略顯冗長空洞,很難有更多不同層次的反思可能,殊為可惜。

吾愛吾詩1

曾於巴黎修習電影的那達夫拉匹顯然深受法國新浪潮影響,片中透過光影結構來強調兒童視角,比起孩子在光亮中微笑,大人在畫面中往往顯得不完整而黯淡,強化了電影的批判性。另一方面他隱然有高達的影子,刻意將大人的互動構圖處理得極簡宛如舞台劇,台詞亦如舞台劇般做作卻充滿隱喻性,因為兒童在此是自然完整的存在,更加映襯出大人的人生都像在演戲,出自既定的道德規範或對社會的認定,並非真心誠意。

然而在出色的電影語言之外,劇本、角色和演員的表現都未能替這故事添加多少血肉與光彩,導致長達兩小時的電影顯得累贅:幼稚園老師就是個沒有別的好做、為了藝術著魔的中年女子;兒童的父親是一味追逐金錢和地位的俗氣商人;詩人是個空有夢想卻沒有能力的嘴砲人(此角甚至沒有直接出場的機會就被判死);保姆是把工作當過渡,夢想成為演員發光發熱的年輕漂亮女子。此片長達兩小時,卻很難從中判斷出天才兒童尤亞弗的想法與個性,也很難說出女主角妮拉究竟是堅毅固執還是多愁善感,更遑論把其他角色稍微處理得更有立體感了。女主角從頭板著一張臉到尾,似是想強調這個角色的壓抑,卻始終沒讓她真實的情感宣洩,唯一的一段戲是在夜店中遇到詩歌同好宛如夢境一般,也是全片中少數的一段亮點。即使男孩的演出頗令人驚喜,整個角色還是停留在神秘天才的平板印象,發揮空間十分有限。

吾愛吾詩2

透過幾近樣板的角色、直白的電影語言,導演的批判之意再明顯不過,如果只是要命題作文式地告訴觀眾:「在這個世儈只看錢的時代,詩與藝術皆已死」,甚至對詩仍懷敬意的人可能會被當成瘋子,那不如用一則偈後語、新聞或雜文來表達更顯得明快有力。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