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來了》壽終正寢,媒體人下診斷報告書!

0

監製/陳弋弋     副主編/錢德勒    採訪/林怡妘   主筆/辛佳   對接統籌/鄭偉柏   策劃編輯/佟旭苒

康熙來了2

委託人:廣大鄉民網友

診斷對象:《康熙來了》, 2004 年 1 月 5 日「生」於中天電視台, 2015 年 12 月 2 日「亡」(暫定)於中天電視台。

診斷人:《康熙》前製作人、《康熙》節目來賓、資深電視人、媒體人

診斷目的:以《康熙來了》為代表昔日輝煌台灣綜藝王國,近年來沒落癥結在哪?台灣綜藝的下一站輝煌如何締造?

病歷摘要: 1986 年,被譽為「台灣綜藝教父」的王偉忠開啟節目製作生涯。他把胡瓜吳宗憲等現今知名的台灣綜藝主持人帶進電視台。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正是台灣綜藝節目的鼎盛期。

30 年後,仍然秉承着「 show must go on 」口號的王偉忠去到大陸,前後出現在了《中國夢之聲》、《中國達人秀》兩檔節目的舞台上,目的是反向大陸取經,他說要把一些有意義的訊息帶回台灣,幫助台灣綜藝節目繼續發展。然而不久前,台灣綜藝王牌節目《康熙來了》隨着蔡康永在微博公開宣佈辭職,最終還是壽終正寢。娛樂節目和潮汐一樣總會有退去的時候。很多人說《康熙來了》是台灣綜藝最後一根稻草,它的結束,意味着一個「台綜時代」的正式消亡。

 診斷報告

 1.《康熙》臨亡症狀:收視尚可 節目話語權漸被取代

在蔡康永和小S宣佈請辭《康熙來了》主持人時,很多人驚訝之餘,也明白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歷經十二年,其實主持人都已經明白,這檔似乎處於暮年狀態的《康熙來了》隨時會面臨結尾。除了主持人這樣以為,台灣媒體人多少也已經嗅到了這樣的端倪。

資深影劇記者葉君遠透露:「其實他(蔡康永)已經說了兩、三年了,當時當然沒有說要請辭,但他不斷在訪問時講過:『當一個節目做到重複性時,就表示該要收了。』」

《康熙來了》什麼時候終結,這件事很早就被大家討論過。《康熙》前製作人陳彥銘( B2 )曾說過:「節目第五年的時候大家就說:『五年了,好噁心喔!』十週年那年,我們又開始聊這件事,覺得十週年是個很完美的結束,人應該要收在高點。後來又覺得節目似乎還能看,大家也沒有別的選項特別想去做,所以繼續做下來。」

只是蔡康永和小S最終的請辭宣佈了這一刻的到來,當時中天高層還是傻眼了! B2 透露:「老闆馬上就打去問為什麼,他們應該心裡有底,但不知道是哪個時候。偉忠哥有挽留他,但基本上也沒有用,我去年離職之前,我們就跟偉忠哥講過這個狀況。」但是最終局面並沒有扭轉。

在蔡康永和小S離開之時,《康熙來了》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這兩年《康熙來了》的收視率平均在 0.8% 左右,有時收視排名會滑至第 4、5 名。葉君遠透露,「《康熙》這些年來收視有高低起伏,但低潮都不會很低潮,就算收視率 0.5 、 0.6 也還算不錯,最近有做到收視率 1 點多。這十幾年來收視率都維持在第一或第二,最糟糕都還有前幾名。」

《康熙來了》黃金時期的平均收視率為 1.3 %。今年《康熙來了》收視最高的一集是小 S 與黃子佼的世紀大和解,當集節目的收視率為 1.71 %,在《康熙來了》收視率史上排名第三。排名第二的是蔡康永、小 S 專訪蔣家第三代長子蔣友柏

黃子佼說:「雖然大家都說《康熙》收視率不如以往,我那一集是收視率史上第三高,但很可怕的現象是第二高是 2005 年,這中間相差了十年。」

中國好聲音

▲大陸歌唱節目《中國好聲音》資金雄厚,重金請來庾澄慶、張惠妹等天王天后擔任評審!

除了在收視上有所下降,在節目話題上《康熙來了》也漸漸失去了話語權, B2 已經有所察覺,「《中國好聲音》開播時我就覺得糟糕了」,我們的發語權確實沒了。大陸節目找人來唱歌、找人來玩遊戲,這樣的東西很容易把我們打敗,因為觀眾不用花腦力去看,加上找的藝人越來越大牌的時候,就會覺得台灣節目的來賓有點無聊。這一、兩年大陸網站的關鍵字,熱門的是「汪峰結婚」、「周杰倫生小孩」、「《爸爸去哪兒》」,跟《康熙》有關的新聞已經不多了。

在 B2 看來《康熙來了》選擇此時散場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時機,現在收視率還不差,觀眾在看節目時不會覺得難看到不想看時,這也算是光榮退場。

2.回溯表面病因:節目話題、藝人來賓枯竭 初現營養不良

有人說《康熙來了》之所以最後退場是因為節目製作團隊沒有創新,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其實《康熙來了》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內容上有所突破,節目的發展也呈現出了階段性的不同。

資深媒體人商台玉分析早年《康熙來了》靠自然來的通告起家,例如藝人想打歌、打書、打劇等完全都「巴」著上的節目,加上兩位主持人的「異質性」,在那時完全是天時、地利、人和,它算是十幾年來台灣綜藝節目,在坎坷的土壤中生長最好的。

其後台灣不斷湧現各類談話性節目,數量甚至達到三十檔之多,到了過度氾濫的程度。大家開始罵談話性節目破壞台灣綜藝圈的素質,但只有《康熙》還是讓人有興趣去看,因為其在內容生產上還是不斷出新招。葉君遠說:「《康熙》不是只做固定單元,它也做了很多變化,從『康熙調查局』、『卸妝』、『八卦』、『轉台王』,其實是很五花八門的。」

但即使創意無限,由於台灣市場有限,資源也有用盡的時候。 2014 年年初《康熙來了》舉辦了十週年系列特別節目,沒多久,工作了五年多的製作人陳彥銘( B2 )出走,成立自己的公司。

B2 透露在 2009 年接手的《康熙來了》就遇到了節目的瓶頸期。一開始這檔談話節目每一集請一個有名的來賓,作為一檔日播的帶狀節目,一年下來,《康熙來了》就訪問了有 300 多位來賓。可是第二、第三年哪裡還有那麼多來賓可以訪?後來就開始變成兩到三人一起受訪,再後來又遇到瓶頸期就把人數變成四個人。

處理來賓問題同時,又要面對話題資源匱乏的狀況,B2 回憶:「我去接的那天他們正在錄影,已經不知道要聊什麼了,節目只好聊“馬桶”,我去錄影時完全愣住,吃喝拉撒睡能聊的主題都聊完後,我就跟主持人建議嘗試別的事情。」

世紀大和解

▲ 2015 年黃子佼與小 S 在《康熙來上》上演世紀大和解,收視衝上高峰。

不僅僅是製作人出現了這樣的困擾,明星同樣也出現了上《康熙》次數太多不知道聊出什麼花樣的問題。黃子佼透露之所以會出現了「世紀大和解」這一幕,也是因為 Selina 真的不知道該聊什麼了,所以才選擇找了他。「有些歌手在 12 年來可能上過《康熙》很多次了,更不用說其他通告咖,你還要聊什麼?為什麼 Selina 要帶我去《康熙》,就是因為 S.H.E 已經去過無數次了,製作單位就說:『我們很想讓你來啊,但我們還能聊什麼呢?』姐妹情要聊幾次?父女情要聊幾次?」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康熙來了》,台灣很多綜藝節目都出現這樣的問題,「我也是主持人,像我很常碰到老蕭(蕭敬騰)都會想:每次都這麼好笑,下次怎麼辦?還有什麼梗?老蕭我一個月可以碰三次!康永哥跟 S 也是一樣,一定也有壓力。」

大陸節目《歡樂總動員》、《非你莫屬》製片人劉爽透露一檔長壽節目生存下去必須符合兩個要素:一是觀眾有剛性需求,二是節目必須有資源可做。這也是娛樂節目為什麼不能永遠存活下去的原因,「全世界只有新聞節目不會停,所有的娛樂節目都有死的那一天,節目和人一樣有生命週期的。」

3.深究病重緣由:製作費圖省錢不願治療 膽子小不敢治療

目前大陸的綜藝節目已經開始由內容為王、製作為王轉向了資本為王的市場,動輒上億的投資、單一明星酬勞幾千萬已經不是稀奇事情,很多民營製作公司也因為在綜藝資本市場獲益,一個個都朝創業發起衝擊。而對比台灣綜藝市場,資本的投入呈現天壤之別。據悉《康熙來了》每集節目扣掉康、熙的酬勞預算在 50 萬新台幣左右,但這已經是台灣最高規格的談話性節目預算。有人曾做出這樣的對比,以《華人星光大道》每週一集平均不到 250 萬台幣的製作費來算,《中國好聲音》的一集預算夠《星光》製作 200 集,連播 4 年 2 個月;按談話性節目 50 萬台幣左右的預算來看,大陸《我是歌手》夠台灣綜藝咖們一天不停歇地聊上 9 年。

商台玉對電視台提出了追問:「資本市場重要關鍵就是,資源擁有者到底做了什麼,不要再質疑藝人或是製作團隊。我比較想要知道電視台為《康熙》做了什麼努力?例如,有沒有幫節目增加預算?或是有沒有釋出誠意挽留主持人?所有檢討都來自於電視台老闆是不是願意投資?現在也沒看到改變啊。」

節目製作經費是 B2 認為《康熙來了》此時面臨的關鍵問題:「預算是原罪,但問題出在我們在原罪下過得太久,我有兩百元、兩千元就可以做節目,反而拿到二十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假設我們把全台灣製作單位集合起來,問他們誰會出厲害的外景?誰會做出另一個《中國好聲音》?一定沒有人敢舉手。」

資本投入少所造成的最重要影響是製作人長期在較小的格局中做節目,成長較慢,眼界不夠開闊。這就出現了 B2 所說的就算有一億的預算,卻還不知道錢要怎麼花。

商台玉分析:「台灣綜藝節目格局不夠、規格不到,當做什麼事情都往省錢去想的時候,就會變得『畏首畏尾』,創意工作者就是要膽子大才對,但台灣綜藝節目現在都在縮、退、省。」

爸爸去哪組圖

上:《爸爸去哪兒》、下:《奔跑吧!兄弟》,大陸節目來賓皆藝人卡司堅強

大陸製作人劉爽認為《康熙來了》的問題源於市場, 「台灣市場就那麼大,幾千萬人的市場,大家去分那麼多節目。大陸也不是台灣綜藝的市場,其他地方語言不通就更不行了。只能在很少製作費的情況下做省錢的事情。大陸節目這麼火其實就是因為市場大,有錢。」

 大陸節目之所以這麼有錢,《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等節目的廣告收益就能達到 51 億台幣以上,再加上賣給影音網站的版權費用,一檔優質的節目根本不愁製作經費的問題,反而掙得盆滿鉢滿。

台灣地區對廣告的露出十分嚴格, 2013 年以前節目中不被允許提及廠商名稱,品牌 LOGO 和產品都需要打馬賽克,字幕中也不能出現品牌和產品。《康熙來了》就曾因為 2011 年的節目與廣告連在一起推銷五月天的電影《追夢 3DNA 》導致被罰鍰。台灣到 2013 年才正式放寬置入營銷和冠名贊助原則,所有置入性產品加起來的總時間不能超過 5 %。

據悉目前《康熙來了》每集廣告都可攤平製作費 50 萬,一天重播 2 集的收入也有 40 萬元,賣出的版權,一年粗估有 2400 萬元,再加上網路播映費用,每年可獲利約 1.7 億元,12年來賺進20億元。

不過中天電視台並沒有投入更多的資金在《康熙來了》的製作上,針對這個問題在採訪過程中也能感覺到 B2 的無奈,「要離職前,我也在做一些改變,本來要走出戶外,但發現沒有經費,只有把《康熙》十週年拉到戶外展演廳錄影,如果有人願意贊助我們,甚至願意到小巨蛋錄影,但因為預算還是沒辦法。」

不過相反的是,中天電視台卻在過去兩年裡花大錢購買大陸的綜藝節目。 2013 年大陸綜藝市場的繁華初現之時,中天就買下了十多檔大陸綜藝節目,先是買下了張惠妹庾澄慶的《中國好聲音》、陶喆吳克群張韶涵的《全能星戰》,隨後又買下林志穎、kimi父子參與的《爸爸去哪兒》、周華健蔡健雅參與的《中國好歌曲》。電視台經營者出於收益的考量,所做出的資金投放策略,加大購買大陸節目版權的力度,維持《康熙來了》的製作預算。

4.併發症:半素人失去走紅「靠山」 通告咖少突破機會

康熙調查局

▲《康熙來了》是許多通告藝人的發展舞台

蔡康永和小 S 雖然在節目裡跟來賓們打打鬧鬧不亦樂乎,互損吵嘴。但其實私下裡兩人與嘉賓們的聯絡非常的少。連陳漢典也不例外,陳漢典透露:「因為我們不同休息室,所以私下互動沒這麼多,都是在節目上面。」就算是網友最愛調侃的趙正平其實跟二人私下接觸並不多:「小 S 生日的時候我會送她禮物,我們因為這個節目比較熟,但沒有私下相處,就只是節日的問候。康永哥就比較沒有,畢竟他是讀書人嘛。」

所以這次蔡康永和小 S 突然宣佈離開的訊息,他們也是十分的意外,先前他們都沒有收到半點相關訊息。在過去 12 年裡很多通告藝人透過《康熙來了》一戰成名。包括今年《爸爸去哪兒》裡的夏克立,很多觀眾也是透過《康熙來了》認識了他。再譬如陳漢典、 Hold 住姐,現在都參與不少綜藝節目。沈玉琳、趙正平、曲家瑞小甜甜等也都是很多大陸觀眾耳熟能詳的台灣藝人。

▲小甜甜在《康熙來了》表現超大膽,連比基尼都不介意穿上場!

▲小甜甜在《康熙來了》表現超大膽,連比基尼都不介意穿上場!

大咧咧的小甜甜也是透過《康熙來了》為人熟知,對她而言《康熙來了》見證了太多自己的第一次,所以節目宣佈停播之後,她鬱悶了好幾天,「我人生第一次穿婚紗、第一次在螢幕前跟男生接吻、第一次穿比基尼、第一次裸體、第一次跳鋼管舞,都是在《康熙》!」小甜甜甚至想過如果《康熙》能繼續下去,哪天自己「走了」,就可以直接剪輯她上《康熙》的片段當成告別式影片。

然而《康熙來了》馬上就將停播,台灣通告藝人的生活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黃子佼直言《康熙來了》的停播,會讓很多正在努力往上爬的半素人「哀鴻遍野」,「因為在別的節目翻啊!滾啊!都還不如上《康熙》被小 S 虧一下。《康熙》的影響力已經擴及海內外全球華人,做宣傳上一個《康熙》等於抵十個,上《康熙》通告的門檻低、效應卻很大。它也有變魔術的功能,它把很多通告咖、素人變成紅人。這確實對台灣演藝圈來講很可惜,少了一個一戰成名的舞台。」

對於已經在《康熙來了》打響名號的通告藝人而言,也會有所改變,沈玉琳說:「對於藝人來說,多一個節目、少一個節目,我們都習以為常,對於我們的收入、我們的通告量,影響不大,但真正巨大的影響是少了一個能讓我們不斷自我突破、不斷贏得更多矚目的舞台。」

沈玉琳

▲沈玉琳在《康熙來了》經常爆笑發言,榮登通告王!

小甜甜則表示以前一直有綜藝的通告,所以沒有時間參與戲劇表演。現在少了一個選擇,就會去好好拍戲了。

其實他們不僅僅是節目的通告藝人,同時也是一個普通的台灣觀眾。從一個觀眾的角度看來,《康熙來了》節目的意義在於他們往往能引領風潮,很多主題都由《康熙》先做紅,其他節目才跟進。

曲家瑞將《康熙來了》形容為每天吃飯一定要去的那間小餐廳:「好像沒看《康熙》就不知道台灣發生了什麼事、不知道什麼是最流行的、不知道哪個術語是大家最愛用的、不知道誰是現在最紅的小鮮肉、不知道哪間店最好吃。」

診斷結論

1.《康熙》死亡 ≠ 「台綜」時代消亡

台灣節目在訪談類節目製作上的輝煌,是無法超越的。正如 B2 所說:「沒有人能夠比我們還會寫腳本、沒有人比我們瞭解藝人的通告內容。」

台灣綜藝節目還是有很多值得取經的地方,大陸製作人劉爽認為不像歐美、日韓節目是模式類節目,可是通過買模式來學習,台灣綜藝是創作型綜藝。他們是把所有的內容一次次揉碎了,再重組,在有限的資源裡做到了吃乾抹盡,極盡創新。《康熙來了》就是一群聰明的人在做的事情。他們幕前幕後都是一群有才華的人,王偉忠是創作型的人才,他自己可以寫劇本,也能演,還能幕後配音,他還創造了很多表演形式,比如旁白劇,現在有綜藝節目還會用這一招。詹仁雄又能寫書、又能畫漫畫、 還很會做節目。蔡康永又是一個電影學碩士。所以這個節目自然會與眾不同。

但是這樣的一群聰明人接下來要如何轉彎呢?或許不需要再繼續的聊閨房、兄弟吵架、買東西等日常瑣事,而是去試著尋覓下一個突破口?

資深影劇記者葉君遠說《康熙》停播代表的意義是,談話性節目到一個轉折點了,大家要重新去發展新的流行的東西:「我們要打開另一個門,如果還是繼續不長進、還是繼續談話性節目,台灣綜藝圈就會只能繼續爛下去。」

黃子佼還是有些許的擔憂:「現在頻道多了、網路節目多了,未來要再打造一個這樣有影響力的節目,是微乎其微。」

2.拯救「台綜」最有效手段:接洽外醫資源

B2 已經開始跟大陸的製作團隊接洽,打開視野:「每個人都去大陸上班、大陸工作啊!不去跟大家接觸是不會長進的,一定會有磨合期,但不做就是沒了。」

沈玉琳也決定接下來要到大陸投石問路:「節目停播代表這扇窗已經關起來了,未來能不能有節目取代它?不可知,但我想短期之內是沒有辦法。大陸市場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另求規劃,像我自己,台灣既有的我還是要持續經營,但要多安排時間直接去深耕大陸。」

大陸製作人劉爽透露這些年其實有很多台灣綜藝技術類人才來到大陸工作:「《超級星期天》後慢慢開始有一些技術類的人才來到大陸,比如導播、燈光、舞美等。他們都很有經驗。『台灣綜藝的內容製作人才來到大陸相對而言比較少一些,目前活躍的都不是台灣主流節目的製作人,台灣製作人來到大陸還是需要一個適應期。』」

雅典娜

▲中天電視台籌備新節目《雅典納轟趴》,將由阿雅、納豆、陳漢典主持。

《康熙來了》結束之後,金星製作正在籌劃另一檔節目《雅典納轟趴》。這檔節目由陳漢典、阿雅、納豆一起主持。這被外界認為是接檔《康熙來了》,但其實並非如此,《雅典納》規劃是六、日播出,並非《康熙》原有時段。據了解電視台正規劃新的東西,接下來是以不斷重播《康熙》的方式直到他們找到不錯的東西,還是急就做出一檔節目?一切都還未可知。可以看到的是《康熙來了》停播短期之內,電視台會受到很大的挫折。

(內容由合作夥伴新浪娛樂提供,請勿轉載)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新浪網為華人世界最大、領先之門戶網站。新浪娛樂以最深度、全面、即時內容報導全球影劇娛樂動態。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