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影評/高舉安培林火炬的《侏羅紀世界》

1

侏羅紀世界

多數七八年級生可能沒聽過「安培林娛樂」的名號,但在三十年前,只要電影前面出現安培林的名字,以及載著 ET 飛向天際的小男孩身影,觀眾期待的程度絕不亞於今日的「漫威」或「皮克斯」。從《E.T.外星人》《回到未來》《威探闖天關》《小精靈》《七寶奇謀》到《侏羅紀公園》,安培林強調適合闔家觀賞的視覺饗宴,主打聰明且具有高度娛樂價值的故事,將公司創辦人史蒂芬史匹柏的溫情奇觀美學發揮得淋漓盡致。或許對年輕觀眾來說,史匹柏不知從何時開始已成了虛偽矯情的代名詞,那套甜美善感的郊區家庭故事也顯得過時,但今天回去重看上述安培林的經典作品,還是很難不被豐富的想像力、用心的特效,對冒險的嚮往以及對大千世界的探索深深感動,多年後重看仍歷久彌新,經典不墜。

侏羅紀世界2

八零、九零年代進戲院看到這一幕,絕大多數時候便是鐵打的品質保證。

做為距離第一集《侏羅紀公園》逾20年、同系列睽違14年的續作,《侏羅紀世界》從故事到手法都是安培林精神的延續,既成功重現當年觀眾第一次看見《侏羅紀公園》的震撼,亦不忘賦予故事血肉情緒,讓人在乎角色的同時與電影產生情感連結,而不只是空虛的聲光刺激。從導演兼編劇科林崔佛洛與寫作搭檔德瑞克康納利,到造就《猩球崛起》的瑞克傑法與亞曼達賽佛,《侏羅紀世界》的故事線雖然在片頭各自分散,重心始終放在透過兒童的眼光重新體驗這個21世紀版本的公園,重新對這些(對觀眾來說)久違的史前生物產生敬意與驚嘆,也讓片中危機降臨時更顯緊張刺激。

比起《侏羅紀公園》(或後兩部續集),《侏羅紀世界》的規模大上許多,但不論導演或編劇,皆不刻意強調續集電影常犯的「數大便是美」美學(第三集的致命傷),而是從現在的觀點思索這樣一座主題公園應有的樣貌,甚至對於「數大便是美」有意無意地作出批判-如果今天恐龍已經是明日黃花,觀眾沒看到更凶殘巨大的生物便無法滿足,我們是否註定會創造出我們無法控制的生物?類似這樣的反思讓電影一邊延續近年強調寫實風的冒險電影,一邊又有著安培林的正向陽光,縱使在融合過程中不免有些瑕疵,整體結果依舊相當突出。

特別要誇獎一下導演崔佛洛,做為自《哥吉拉》的蓋瑞斯愛德華、《猩球崛起》系列的魯伯特瓦耶特馬特里夫斯之後,另一位從小成本獨立製片直接跳級億萬鉅片的導演,他的表現自然大器,俐落緊湊,敘事風格明顯受史匹柏影響極深,但仍保有獨立電影的稜角,動作場面調度清晰不枯燥或過動,片中翼手龍襲擊段落以及片末皆高潮迭起,讓人看得目不轉睛,與當初看《超時空徵友啟事》遇見的那個潛力股表現簡直天壤之別。崔佛洛原則上已確定不會接拍續集,但《侏羅紀世界》成功之後,他的未來肯定不可限量,值得密切關注。

侏羅紀世界3

雖然預告片已一再出現,幾次看到蒼龍出現都還是會起雞皮疙瘩。

比較可惜的是,《侏羅紀世界》在移植安培林 DNA 的同時,也把過往電影裡的些許缺點一併打包。除了反派永遠話太多,成年角色幾乎是清一色的呆板:主角永遠正氣凜然,女人永遠需要拯救,反派只差沒在自己背上畫個靶。類似的情況下,演員本身的魅力與氣質變得至關重要,於是當克里斯普瑞特再次證明他未來巨星的氣場時,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多數時候只顯得擺爛不合時宜或笨手笨腳,完全沒有存在必要。此外,縱使兩位童星尼克羅賓森泰辛普金斯皆有著不俗表現,某些過分強調家庭價值的時刻,仍讓人想起對史匹柏矯情的批評:太過表面,有點甜到牙疼。到了結尾,主要故事的收尾雖然圓滿,片中許多支線仍待續集解惑。對比片中有意無意向前作致敬的意圖,雖不至於覺得花一部電影的錢看半部電影,內心仍有些五味雜陳。

侏羅紀世界4不是沒人想在21世紀重現安培林電影。向來不諱承認其史匹柏崇拜的 J.J.亞伯拉罕便拍出現代ET《超級8》,上個月的《明日世界》則明顯受安培林影響甚深,只可惜抓到了形式卻抓不到神韻。《侏羅紀世界》舉著延續一整個系列與美學的火炬,或許影響不如第一次看見《侏羅紀公園》的瞬間,但無論繼往開來或活在當下皆是毫無疑問的成功。今年兩位安培林大將史匹柏與《回到未來》的勞勃辛密克斯將分別推出新作,能否達到《侏羅紀世界》後生可畏的高度,相當值得期待。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