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頭四《一夜狂歡》五十年 重探披頭四狂熱

2

披頭四+電影+數位修復,這幾個單字加起來應該足夠讓你的眼睛為之一亮。

1964年李察賴斯(Richard Lester)執導的披頭四仿紀錄片《一夜狂歡》於今年(2014年)滿50週年,並且已完成高畫質數位修復,七月4-17日會在紐約電影論壇進行播映。披頭四被公認為最偉大、最具影響力的樂團,由約翰·藍儂、保羅·麥卡尼、喬治·哈里森和林哥·史達組成,成立於英國,1962年發行第一首主打歌〈Love Me Do〉,1960年代在英國掀起旋風,1964年迅速爭霸全美,引發披頭四狂熱(Beatlemania)。

披頭四崛起於戰後嬰兒潮逐漸成長為青少年的年代,物質基礎穩定的狀況下,這群青年開始希望逃離文化布爾喬亞中產的世界,並開始主張反戰、反歧視、反政府。1960年至1970年代,也是流行音樂首次以大眾文化形式用在政治用途,1960年代後期,俄國青年大多認為,披頭四代表無政府主義與集體主義,並為此瘋狂。

其實披頭四初期並未有明顯政治意識形態,卻重新塑造了年輕人的社會形象,他們以深具特色的蘑菇頭,配上有趣、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歌曲風格,帶點搞怪卻不至叛逆的形象,讓所有青少年、少女為之瘋狂。

另外,當時青少年、少女因為萌生反抗意識,少女們知道結婚後代表與青春的決裂,迷戀披頭四能算是抵達終點前的最後瘋狂,藉此滿足心中的叛逆因子,某方面也解放了女性的角色。

披頭四在多重因素下於1970年正式宣布解散,開始各自單飛事業,因為遺憾更添傳奇色彩,於是紀錄、討論、研究他們的書籍、電影從不曾間斷。

8492144412_eaf617042a_o

CC BY-ND 2.0 Kerem Tapani Gültekin

與披頭四相關的電影不計其數,包括:《求救》(1964)、《Let It Be》(1970)、《黃色潛水艇》(1986)、《約翰藍儂:紐約城瞬間》(2013)、《搖滾天空:約翰藍儂少年時代》(2010)等。

《一夜狂歡》是一部仿紀錄片,由披頭四成員擔任演員,被評為披頭四相關電影中的最佳作品,其兼具形式和內容,透過後設、奇幻、趣味的蒙太奇手法,將披頭四的故事虛實交錯呈現,並將四人刻劃為生命共同體,讓觀眾同時欣賞電影形式、歌曲,也得到故事性的滿足,片中披頭四奔跑的畫面也深刻烙印為時代對他們的印象。

台灣方面則有2002年紀錄交工樂隊的《縣道184之東》,及2013年五月天的《現場·戰場·夢工廠》(註一),較少有以樂團為主角的紀錄或劇情片,在電影內爆的現代社會,所有媒體形式互相交錯已經不足為奇,或許這是一塊值得觀察的領域。

註一:補充其他樂團紀錄片名單:《爛頭殼》、《瑞明樂隊》、《海洋熱》、《海棠、馬沙與珊瑚》、《16天》,感謝專家指點。

 

參考資料:

Blouin Artinfo,〈Why “A Hard Day’s Night” Is Still the Best Pop Music Movie Ever Made〉

Beatlemania,《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

Bennett,《六零年代搖滾、政治與反文化》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Punchline 實習編輯,現為台灣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生。 除了睡覺外,迷戀音樂、電影、電影院,人生死穴是數學,有任何大小批評指教意見都歡迎留言。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