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婚啟事》電視版,究竟有何眉角?帶你偷窺一下下!

0

近年數位轉型之火熱,近乎媒體生存關鍵戰,聯合報系也將數位匯流擬定為公司大策略,並於2009年成立聯合互動,如今五年過去,終於要將孕育已久的戲劇成品公諸於世——《徵婚啟事》。娛樂重擊特別訪問了這齣戲的母親、聯合互動的副總張淑媛,也由她帶我們「偷窺」《徵婚啟事》電視版,背後一點點與眾不同的眉角。

◎眉角之一:多變的播出管道,讓你走到哪看到哪

這齣戲前後籌備共花費三年,尤其為了配合數位轉型,在劇本、播出管道等地方都琢磨許久。 因此,眉角之一:《徵婚啟事》光是播出方式就分三種,有線、無線和新媒體,新媒體包含機上盒、電信、網路,張淑媛強調:「我們認為多螢戲劇不只是載具不同,電視200公分、電腦30公分、手機10公分,應該都要有不同的觀看方式。」這正是數位轉型真正的魅力和難題所在:「創造不同的觀看方式」。

為了在不同平台說故事,《徵婚啟事》利用行動載具的兩個特點:零碎時間和分享率高,先於YouTube釋出短的網路版,這一版劇本設計安排更多梗,且更精準,抓住觀眾目光後,增加黏著度,再吸引觀眾收看電視版。

另一個特點則是「利用第二屏幕」,也就是app,觀眾透過app讀取更多劇中資訊,例如其中一幕是主角隋棠在讀信,但電視並不會呈現完整信件,必須經過app才能一窺全文。也利用聯合報多角經營的特色,讓觀眾能直接在app導購買到主角的衣服或周邊商品。

因為是聯合互動的頭一胎,張淑媛說:「很多東西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做,但就是要去想,如果想都不想,就根本不可能做出成果。」

◎眉角之二:做出邏輯通順、背景紮實的劇本,避免觀眾「看一看就翻白眼」!

未命名

聯合互動副總張淑媛

而《徵婚啟事》的轉型不單在於硬體,貴為戲劇靈魂的劇本也顯現縝密的思考。因為希望做出忠實呈現時代氛圍的戲,於是有了眉角之二:「我們在劇本上下了很多功夫。」。《徵婚啟事》描述一名女子刊出徵婚公告,接連與不同男子約會的故事。《徵婚啟事》是作家陳玉慧原著小說,後來曾被改編為電影和舞台劇,如何讓電視版能另立標竿?關鍵在於「時代感」。「以前徵婚要寫信,現在就用FB了。」張淑媛說,簡單的媒介轉變,時代痕跡立刻顯現,「希望十年後看這檔戲,還是氣氛十足。」

所以團隊不斷開會討論女主角應該穿什麼衣服、搭乘什麼交通工具、喝什麼飲料,徵婚者可能出現哪些職業?哪些職業是現在重要且特別的?例如現代人依賴網購,劇本就設計其中一位徵婚者是快遞⋯⋯訪問過程中,張淑媛在在強調劇本的重要,「一齣好戲必須邏輯通順、背景紮實,才能避免觀眾『看一看就翻白眼』。」

除了劇本,演員也是一檔戲成功關鍵之一,《徵婚啟事》女主角戲份非常重,由成功演活失婚女子的隋棠飾演,男主角則有許多出色但觀眾較不熟悉的生面孔,例如:李銘順張少懷鍾承翰黃志瑋《徵婚啟事》將接檔《妹妹》,於11月7日上映,屆時各位別忘了先去 YouTube 收看網路版嘗鮮一下!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Punchline 實習編輯,現為台灣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研究生。 除了睡覺外,迷戀音樂、電影、電影院,人生死穴是數學,有任何大小批評指教意見都歡迎留言。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