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斧專欄/惡魔最厲害的把戲,就是說服世界他不存在

0

上世紀的四零年代,好萊塢出現一種電影風格。

這類電影裡常有低亮度畫面,或者利用百葉窗或家具阻斷光源,讓場景及演員籠在黑暗中或覆著碎裂的光影,也常用歪斜的攝影機呈現一種不安定的構圖──這樣處理畫面的原因,在於這類電影大多帶著懸疑的調性,內容可能涉及警務或偵探工作,也可能會有犯罪過程,主角們大多不是光明磊落的正氣英雄,反倒常常具有不見容於社會的邊緣性格;這些主角可能是罪犯或計劃犯罪的普通人,就算是警察或偵探,在做出種種決定時,也可能不完全符合大多數人的道德判準。傾斜、被光影切碎的畫面,正是為了呼應這樣的角色及情節設定,並且給予觀眾一定的暗示。

電影研究者及評論者,稱這類電影為「黑色電影」(film noir)。

lana turner

「黑色電影」最早可以回溯到二零年代末期,會在四零年代大量出現,與當時美國的社會氛圍及從二零年代末期出現的「冷硬派」(Hardboiled)推理小說,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有些電影工作者認為「黑色電影」根本不算什麼嚴謹的電影流派,但不可否認的是,「黑色電影」的風格影響許多後續創作,包括「法國新浪潮」(接著是德國及日本的「新浪潮」)以及許多跨出警匪類型的好萊塢電影作品。

六零年代之後,好萊塢的「黑色電影」漸少,但仍能從不少片子當中發現導演及編劇承襲了相同的風格,表現方式或許略有轉換,但骨子裡訴說的,還是正義並不完全純淨、善惡無法簡單二分的混亂人世。如此這般,到了七零年代,開始有評論者將這類沿續「黑色電影」精神的作品,歸類為「新黑」(neo-noir)。

如果在網路上隨手查查,會發現被納入「新黑」的電影非常多,除了原有的推理或犯罪類型之外,還能看到難以分類的劇情片、科幻片、動作橋段很多的喜劇片,甚至超級英雄片。

進入九零年代之後,「新黑」電影每年都有不少,其中不乏經典作品:1991 年《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2 年《第六感追緝令》(Basic Instinct)、1993 年《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1994 年《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幾乎每年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而且這還只是美國本地出品的片單,如果把其他國家的電影也算進來,1994 年還有法國的《終極追殺令》(Léon: The Professional)及英國的《魔鬼一族》(Shallow Grave)等等佳作,許多編導因此闖出名號,也有不少演員因這些電影翻紅成明星。

1652603

大衛‧芬奇執導的《火線追緝令》

1995 年的「新黑」力道依舊精采,有影展常勝軍《彈簧刀》(Sling Blade)和《恨》(La Haine),有改編自小說、充滿時代氣味的《藍衣魔鬼》(Devil in a Blue Dress),有充滿悲劇色調的《烈火悍將》(Heat)和《角頭情聖》(Things to Do in Denver When You’re Dead),也有讓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個人風格盡現的《火線追緝令》(Se7en)。

但在 1995 年令人目不暇給的「新黑」片單中,有一部常被遺漏的好片。

碼頭的一艘泊船上發生激烈的槍戰及火災,只有兩人倖存,其中一個是來自匈牙利、多處燒傷的外國罪犯,另一個是身有殘疾的街頭騙徒。據報船上有大量古柯鹼,因此 FBI 及海關調查員介入調查,聽到匈牙利罪犯大喊「Keyser Söze」這個名字。殘疾的騙徒供稱,Keyser Söze 這個幾乎無人見過真面目的傳奇罪犯正是船上屠殺事件的真凶,幹員要騙徒詳述事件始末,騙徒於是從六週前說起⋯⋯

這是 Bryan Singer 執導的《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開場。

屠殺事件發生的六週之前,幾名涉嫌一宗持槍劫案的罪犯被帶到紐約市警局,排成一排接受證人指認。這五人除了前述的騙徒之外,還有一個因貪腐問題丟掉公職後在黑道混了一陣子又退出的前警察、一個劫持交通工具的慣犯,以及一個脾氣暴躁的小偷和他的搭檔。這五人都認為自己是無辜的,對於被抓來警局十分不爽,於是決定組隊幹一票,目標就是利用職權協助走私的警察。順利得手一回之後,他們決定繼續合作,卻捲入意想不到的事件當中。

the-usual-suspects-10

這身高差⋯⋯

《刺激驚爆點》的主角不是調查員,而是那五名罪犯;在經騙徒敘述而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劇情裡,這五人個性各異,各有算計,有在體制內墮落過的,有在社會邊緣打滾的,有的人試圖脫離犯罪生涯,有的人一見面就互看不順眼。尤其是由 Gabriel Byrne 飾演的貪腐警察,他現在已經有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刑事律師女友,一心想要擺脫黑暗的過去,卻似乎總是身不由己。

但在騙徒的故事裡,最令人好奇的,是神話人物般的 Keyser Söze。

聽完騙徒的說詞,調查員戳破箇中疑點,推理出另一套更合理的解釋;但在結局時,劇情又出現巨大翻轉,觀眾這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受到蠱惑,沒能看出真相。

The-Usual-Suspects-Verbal-Kint-IS-Keyser-Soze

凱文·史貝西飾演的騙徒

一如劇中騙徒的名言:「惡魔最厲害的把戲,就是說服世界他不存在。就像這樣,噗,他消失了。

惡魔 Keyser Söze 的真正身分,結局時分終於出現在觀眾眼前。姑且不論騙徒口中那些關於他的事蹟是真是假,觀眾都很清楚,自己在觀影過程裡,已然被他的軟弱說服,以為他並不存在

Keyser Söze 是《刺激驚爆點》中真正的反派硬漢。

不是因為那些令人膽寒的殺戮事蹟。那些只是真假難辨、唬人的床邊故事。

能夠長期扛住那些怯懦的偽裝,才是顯露他強硬內裡的原因。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臥斧,作家、出版社主編。作品有:《給 S 的音樂情書》(小知堂)、《塞滿鑰匙的空房間》(寶瓶)、《雨狗空間》(寶瓶)、《溫啤酒與冷女人》(如何)、《馬戲團離鎮》(寶瓶)、《舌行家族》(九歌)、《沒人知道我走了》(天下文化)、《碎夢大道》(讀癮)。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