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共通宇宙」不一定是好主意?

0
陰兒房2

共通宇宙的最新受害(?)者:《陰兒房》系列

共通宇宙(Shared Universe)絕對是好萊塢現在最夯最潮的名詞,電影公司無不處心積慮把各自獨立的續集/前傳/重拍/外傳連成一氣,打造出龐大的敘事帝國。

繼先前環球預備將旗下包含木乃伊、吸血鬼、科學怪人在內的經典怪物收編入新的共通宇宙後,三月底又傳出派拉蒙希望透過一系列續集及外傳,建立《變形金剛》的共通宇宙;現在連專注於恐怖片類型的電影公司BlumHouse Productions,都準備將旗下的《陰兒房》與《凶兆》系列納入此框架,真正是如臺灣的BOT一般沒有極限,山也共通宇宙,海也共通宇宙。

但很多時候,共通宇宙不見得是個那麼讓人興奮的主意。的確,此一風潮始作俑者「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非常成功:它創造了將近七十億美金總票房(還不包含近在眉梢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時代》)、包括數個各自獨立的超級英雄系列、而《復仇者聯盟》第一集全球進帳逾十億美金,「共通宇宙」儼然是等同「3D電影」的印鈔機代名詞。但很多人可能忘了:當初漫威預備透過第一部獨立出資的電影作品《鋼鐵人》導向日後的《復仇者聯盟》,進而打造漫威電影宇宙時,面對過多少質疑挑戰聲浪。

不過隨著漫威的成功,各家電影公司開始起而效之,但看看索尼影業,在經歷《蜘蛛人:電光之戰》的票房滑鐵盧後,被迫放棄整個包含《蜘蛛人3》和以系列反派為主角的《Sinister Six》相關拍攝計畫,改為將蜘蛛人暫借給漫威,以便進行另一次的重開機。觀眾對於蜘蛛人這樣讓人印象深刻的超級英雄,十年內重開機三次會有何反應?恐怕很難太樂觀。

低督郎

蜘蛛人很忙(誤)

 一部倒代表部部倒

《蜘蛛人:驚奇再起》系列的失敗,顯示共通宇宙概念最根本的問題之一:當一部電影失敗,整個計畫往往也跟著受到拖累。除了蜘蛛人之外,前面提到的環球經典怪物系列也面臨類似問題,去年的《德古拉:永咒傳奇》原本肩負的任務是在成為票房鉅片之外,也能做為共同宇宙的第一塊敲門磚,但隨著該片無論口碑或票房都不如預期,原本可能隨之而來的木乃伊、狼人等頓時充滿了不確定性。同樣的,幾年前DC漫畫所屬的華納電影原本希望透過包含超人、蝙蝠俠、綠燈俠等英雄所組成的正義聯盟,與對手一較高下,但隨著《綠光戰警》票房失利加上口碑慘不忍睹,計畫瞬間成了泡影。

另外,相較於漫威選擇在一部部成功的作品間逐步建構電影宇宙版圖,準備捲土重來的華納則一次押上半數身家:明年預定上映的《超人:鋼鐵英雄》續集《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除了亨利卡維爾主演的超人,新增主要角色尚有傑西艾森柏格主演的超人死敵雷克斯路瑟、班艾佛列克演出的蝙蝠俠(距離《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僅隔四年)、蓋兒賈多特演出的神力女超人、傑森莫瑪水行俠,以及雷費雪鋼骨。華納電影的如意算盤是:假如《蝙蝠俠對超人》大獲成功,則裡頭包含蝙蝠俠在內的其他超級英雄,便可逐步推出各自主演的系列電影,加上籌備中的《閃電俠》等片,重新組成《正義聯盟》。

但同樣的,只要《蝙蝠俠對超人》表現不如預期,華納未來五年的計畫將瞬間灰飛煙滅。況且,一部電影成功不代表一個系列能夠成功,賭注是有增無減。

水行俠

《水行俠》這張劇照,真的讓人很難有信心阿……

◎龍生九子,個個不同

此外,即使是同一間公司出品的類型電影,彼此之間往往也存在有風格與調性上的差異。硬將不同調性的作品塞入同一框架,無論對於創作自由或敘事都不見得是個好主意。

筆者在「票房之外,漫威的四道難題(上)」一文便曾提到,「漫威宇宙至上」的概念,多少造成艾德格萊特最終退出籌備將近十年的《蟻人》改編。即使票房與口碑屢次告捷,電影之間逐漸同質化的批評聲浪至今從未停過。就這部分漫威絕非不思長進,單就《星際異攻隊》來說,風格便與同年的《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有明顯差異;小螢幕上,即使彼此處在同一宇宙底下,漫威也巧妙利用平臺間的差異,打造出調性截然不同的超級英雄影集。漫威先前於美國ABC頻道(兩者同屬於母公司迪士尼)播出的《神盾局特工》及《卡特探員》影集,皆維持大銀幕一貫明亮緊湊幽默色彩;但隨著本月即將推出的《夜魔俠》系列,漫威與Netflix的一系列合作(《夜魔俠》僅為Netflix四齣影集的第一齣),反而改走黑暗寫實的暴力美學路線,強調角色的街頭起源。前導影評多半指出,該劇乃針對成年觀眾打造的作品,耳目一新的風格也獲得優異評價。

但在漫威以外,其他的電影公司在面對共通宇宙這件事情上,仍有削足適履的嫌疑。《陰兒房》與《凶兆》的確都是近年評價較佳的恐怖片,但相信多數觀眾都同意,兩者的恐怖風格不盡相同,硬要送作堆未必就能加分。同樣的,蝙蝠俠與超人或許都是超級英雄,但兩者的個性與特色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刻意追求寫實灰暗風的《鋼鐵英雄》已招來不少批評,若是未來納入亞馬遜女戰士、能與水底生物溝通的海底帝國子民,或維護整個宇宙和平的星際警察等花俏角色,卻仍然維持傳說中華納強調的「禁止搞笑」律令,肯定效果不彰。

夜魔俠

一雪電影版恥辱的影集版《夜魔俠》

◎請鬼拿藥單的創作團隊

若攤開漫威系列電影的幕後人員,無論是《復仇者聯盟》導演兼系列總工程師喬斯溫登、九零年代打造無數動作片經典的《鋼鐵人3》導演沙恩布萊克,或《美國隊長1》的老派動作片好手喬約翰斯頓(第四台重播無數次的《野蠻遊戲》便出自他手),無一不是讓資深影迷充滿期待的名字。就算是相對缺乏經驗的新人如《星際異攻隊》的詹姆士昆恩、過去以拍攝古典宮廷劇為主的《雷神索爾》的肯尼斯布萊納,或《美國隊長2》的羅素兄弟,除了本身已有頗具代表性的作品(羅素兄弟對《美國隊長》系列的愛舉世皆知,甚至請出史蒂芬索德柏幫他們背書),漫威也有一組駕輕就熟的團隊協助,製片凱文費奇本身更長時間浸淫於漫威作品,對整個漫威宇宙框架與背景來龍去脈知之甚詳。

不過,自從皮克斯動畫被迪士尼收購之後,皮克斯集體決策所採用的智囊團(Brain Trust)制度也隨之延伸至母公司,再擴張至整個好萊塢,每間想要打造共同宇宙的公司,都號稱自己邀請某某某擔任總工程師/智囊團角色。但實際上,決策人選一攤開,究竟是愈參考愈聰明,還是愈參考愈走鐘仍有待商榷。

《蜘蛛人:驚奇再起》第一第二集導演雖然都是馬克偉柏,編劇卻從第一集寫過《哈利波特》系列的史蒂夫克羅夫斯以及寫過《索命黃道帶》的詹姆斯范德比爾特,轉為亞歷斯柯茲曼羅柏托奧契這對搞砸過《變形金剛》、《蒙面俠蘇洛二》以及《星際飆客》的編劇檔。在《蜘蛛人:電光之戰》中,摧毀了索尼打造蜘蛛人共通宇宙的野望後,編劇檔的下一個受害者看來便會是環球的經典怪物系列(亞歷斯柯茲曼已確定會擔任以木乃伊為主的電影編劇兼製片)。

同樣的,《X戰警》以及年底即將重現電影院的《星際大戰》系列,或許得力於編劇賽門金柏格的明確願景;但同時《變形金剛》系列先被柯茲曼與奧契蹂躪過一次,接著又被交給拍出慘不忍睹的《冬季奇蹟》、寫爛《達文西密碼》,順便徹底摧毀《蝙蝠俠》系列的阿奇瓦高斯曼挑大樑,除非奇蹟發生,不然成果恐怕神仙也難救。

柯博文

還是說片商覺得只要有機器人打架加上對岸同胞支持,故事再爛都無所謂反正會有人買單?

所以到頭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觀眾真的在乎看到這些角色湊在一起,來一場張飛打岳飛大亂鬥嗎?

或許超級英雄必須團結起來對抗強大的敵人,類型電影的死忠粉絲也會忍不住期待看到終極戰士與異形的經典身影同時出現在大銀幕上,不過,就像大家都看過《關公大戰外星人》一樣,但除了當cult片嗨上一會外,想來沒有人會把這當做影史傑作崇拜。而科學怪人與木乃伊之間究竟有何關聯性,讓他們非存在於同一個共同宇宙不可--特別是電影公司前次試圖把經典怪物湊在一起,結果便是慘不忍睹的《凡赫辛》?至於先前傳聞的《龍虎少年隊》+《MIB星際戰警》,只能希望這真的只是一場嗨過頭的詭異笑話。

許多片商認為,漫威的成功代表共通宇宙電影有一加一大於三的票房潛力。但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漫威在初期必須承擔多大的風險,投入多少資源與規劃,以確保每一部電影都能得到夠好的評價(漫威至今公認最糟的一部作品--《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無論影評或爛番茄指數都還是比《鋼鐵英雄》來得好),同時,至今也只有漫威一間公司真正在建構共同通宇宙這件事情上獲得顯著成功(看看那壯志未酬的《神鬼認證4》)。有些時候,與其計畫外傳的故事要怎樣發展,有哪些素材要留到三部曲的第二第三部才有解答,真的還是先把第一部電影拍出成績來比較實在。

凡赫辛

給整天想搞共通宇宙的人:真的,毋忘《凡赫辛》。

重擊有 Podcast 囉!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娛樂重擊」並訂閱



Share.

關於作者

生活環繞電影、影集、古典樂與吃喝存在的不務正業上班族。努力做一個假文青,但每每淪為不甚好笑的脫口秀藝人。經營有 P is for Picture 。

訂閱
最新訊息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